孙无忌偶然说道:王珪与魏徵昔为仇雠,不谓今日得同此宴,可喜可贺。
太宗闻言微笑,便借机问魏徵:因卿与王珪各能尽心所事,故我皆都予以重用;对你二人仇隙,我亦假作不知。然卿每入谏时,我若不从,再与卿言,卿辄不应,却是何故?
魏徵答道:臣以为其事不可为,故此进谏;陛下不从而臣应之,便如臣附和陛下一般,必生歧意,则其事遂得施行,故不敢应。
太宗奇道:卿且应之,过后秉直复谏,又何伤哉!
魏徵答道:昔帝舜曾戒郡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臣心知其非而口应陛下,乃面从也,岂稷、契奉事帝舜之意邪!
太宗闻而大笑,对长孙无忌道:人言魏徵举止疏慢,我视之更觉妩媚,正为此耳!
魏徵起身离席拜谢:亦正因为陛下从谏如流,每次皆容臣秉直而言,故臣得尽愚见;若陛下拒而不受,臣何敢数犯颜色乎!
太宗转身谓王珪道:魏徵生性耿介,看似不近人情,其实乃其本性,不似怀奸藏诈之徒也。故此贤卿不必将往日旧隙耿耿于怀。朕于今日便与二卿当面解和,二公以为何如?
二位宰相赧然,齐都拜谢。
九月己酉,李世民驾幸庆善宫,是为自己出生时所居故宅。因与贵臣流连终日,在此饮宴赋诗,缅怀少年旧事。
时有起居郎吕才,乃博州清平(今山东省高唐县清平镇吕庄)人,极善音乐,当场创作谱曲,被之管弦以献,命曰《功成庆善舞》。
太宗大喜,复使童子八佾为《九功之舞》,与《破陈舞》偕奏于庭。
当时同州刺史尉迟敬德与宴,见有坐席位于己上者,不知其乃皇亲宗室,因而大怒道:汝有何功劳,敢坐我上首!
任城王李道宗当时坐在尉迟恭下首,知其不识此位皇亲,于是将酒劝解,欲息其怒。未料敬德却借酒撒泼,竟然出拳殴打李道宗,几乎将其左目打瞎。
一场好会,就此不欢而散。
太宗极为不悦,私谓尉迟敬德:朕尝读史,因见汉高祖诛灭功臣,意常尤之,故欲与卿等共保富贵,令子孙不绝。卿性格暴躁,喜揭别人短处,负功自傲,每直言揭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过失,与宰相不和,又居官之时数犯国法。今当我面尚敢暴打皇亲,则我不在之时,犹不知如何横行霸道,欺凌属下群僚也!朕于今乃知,韩信、彭越遭遇棒杀菹醢,全是此等悍臣咎由自取,并非汉高祖之罪也。国家纲纪,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