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亡仅有三年。隋末反王,又消失一路。
李子通既灭沈法兴,占其吴郡,势力有所恢复。杜伏威闻知,为永绝后患,便派义子太保王雄诞进攻李子通。
历史真相:若依《说唐》等演义小说所云,隋朝时有个靠山王杨林,当初镇守登州,最喜收纳义子,连同秦琼在内,共收十三个义子,称之为十三太保。其实彼乃小说家言,且杨林也是虚构人物,不足采信。倒是这个杜伏威最喜收认义子,在起事创业过程中曾收三十余人,个个能征惯战,武艺高强,王雄诞便是其中之一。依此推论,则演义小说中靠山王杨林及其十三太保人物形象由来,便是出于杜伏威,亦未可知。
李子通闻说杜伏威派兵来伐,又怒又恨又怕,只得出离都城吴郡,亲领精兵据守独松岭险关,与王雄诞对垒相持。
王雄诞见李子通坚守不战,便知其上次已被自己打怕,于是感觉好笑,信心大定。
乃设疑军之计,派人多造旗鼓,日间便似麻林;夜间虚设灯火,间隔遍布,直到江畔。远远望去,便似有数十万大军,将独松岭三面围困十重,只留南面无军。
李子通前次遭受夜袭,十万大军败散于一夜之间,后来打听出敌将便是王雄诞,此番闻报带兵主帅又是此人,于是便留下严重心理阴影,一时草木皆兵。
坚持三日夜之后,李子通终于崩溃,居然自烧营帐,连夜全军南撤。又竟然自动舍弃吴郡,继续南奔,只求离此魔王越远越好。
王雄诞猛追,直到杭州城下,李子通穷蹙投降。王雄诞接受其降,振旅还于丹阳。
杜伏威闻说李子通归降,设宴为诸将贺功,席间详问此战情状。
王雄诞带比带说,口沫横飞,诸将在旁添枝加叶,便如群口相声。杜伏威愈听愈奇,每听到开怀之处,便命侍从献酒,王雄诞则未待说完,已经颓然醉倒座间。
杜伏威直摇头道:自古奇事多矣,但被吓败一国者,我从未闻之。
因一直摇头,就此便落下病症,凡听人说话,便即摇头不已。来日又设宴招待李子通及其部下臣僚诸将,李子通见其一直摇头,纳闷不已。
再次日,杜伏威便遣王雄诞率兵一千,押送李子通及其左仆射乐伯通等,前往长安献俘。唐高祖李渊不但未治罪李子通,还赐予宅第一所、田地五顷,赏赐钱物颇多。
三日之后,王雄诞辞帝还国,唐高祖重重赏赐,满载珠宝绢帛以归。
杜伏威既灭李子通,又派王雄诞进攻江淮间其他独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