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孟明知耻后勇,今看白袍戴罪立功。
薛讷受命,单骑到至渭源,招募勇士,就地教习武艺,演练阵法。
当年十月,吐蕃十万大军复寇渭源,关中为之震动,甚有朝臣计议迁至东都以避之。
当初只因鄯州都督杨矩为送亲大使,奏请割让河西九曲之地与吐蕃,以为金城公主汤沐之地;至此吐蕃兵马今番资以入寇。杨矩悔惧不已,因而自杀谢罪。
唐玄宗不肯迁都,并欲下诏亲征,遂尽发关中兵马十余万人,马四万匹,以备西进。
此时便说薛讷,因闻坌达延拥众十万皆都屯于大来谷,便不待朝廷大军来至,与王晙所部二千人会合,共得五千兵众,来迎吐蕃。
前距大来谷三十里,天色昏黑,薛讷下令就地安营下寨。
王晙请命:兵法云,击其不防,攻其不备,则战无不胜。末将请趁夜往袭敌营,将军引大军自后继之;若我战之不胜,不过以身报国,若能得志,将军自后猛击,必获全胜!
薛讷:公言甚是,但须我亲为前锋,将军后继为援。
王晙:不可。岂有以三军统帅冲锋陷阵者耶!滦水峡之危,将军岂忘之乎?
薛讷大壮其志,遂执手相送,誓与共存。
王晙遂选勇士七百人,皆衣胡服,骑乘快马向西,淹没于夜色之中。
恭讷即引四千三百人继后而进,又分三百军绕道疾行,命多携鼓角,抄于敌后五里;下令前军遇敌则大声呼喊,后军则鸣鼓角以应之。则敌人必以为落入重围,不战自乱。
当夜二更,吐蕃军马刚入睡不久,其梦正酣。忽闻蹄声震地,直入中军牙帐,便如天踏地陷,原来是王晙率领七百勇士杀至。
蕃虏自梦中醒来,正懵怔转向,又闻前营叫喊连天,后营数里之外鼓角雷鸣,群山皆应。坌达延闻此声势,以为是唐帝亲征而来,于是惊惧,急命撤退。
吐蕃军以为腹背受乱,落入唐军重围,遂不敢往来路复回,只是四散奔逃,自相杀伤,死者万计。薛讷亲镇武街,在临洮之南,去大来谷二十里,于路截杀。
虏军被夹在大来谷中,便如前番薛讷被困滦水峡一般,左右冲突不出。
直至来日来光大亮,吐蕃全军大溃,王晙方自垓心杀出,前至武街,与薛讷军汇合。
薛讷计点王晙军马,不由赞道:去时七百,还师五百有余,破贼十万之众,便是三国魏之文鸯、吴之甘宁、蜀之赵云,亦不如将军智勇双全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