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圣听,陛下仁恩,欲掩其过。臣所以犯龙鳞、忤圣意者,正以事关宗社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宗颇然其奏,命将魏元忠系于大理狱,论罪贬为渠州司马。
宗楚客不肯罢休,复令给事中冉祖雍再次上奏:魏元忠既犯大逆,不应出佐渠州。
杨再思、李峤等人见此,亦上表附赞。李显终被惹恼,对杨再思等人喝斥道:魏元忠历事三朝,且为先帝及太后驱使日久,又未亲预太子之乱。朕特矜容,制命已行,岂宜数改!轻重之权,应自朕出;卿等频奏,殊非朕意!
杨再思等由此灰头土脸,惶惧拜谢而出。
韦后闻说此事,复命监察御史袁守一上奏:重俊乃陛下之子,犹如昭宪,尚且伏法;魏元忠非勋非戚,焉得独漏严刑!
中宗知是皇后之意,只得让步,又贬魏元忠为务川尉。
宗楚客见此奏有效,心中大喜,但甚不满意,又令袁守一上奏进言:臣有密事,以证魏元忠图谋不轨。则天太后昔在三阳宫龙体不豫,内史狄仁杰奏请陛下监国,太后本欲允之,独魏元忠密奏以为不可。此则魏元忠怀逆日久,非请加严诛不可!
中宗暗自恚怒:此是不借我手置魏元忠于死地,不肯罢休之势耶?
于是复将杨再思等韦后一党唤至内宫,殷勤嘱道:以朕思之,人臣事主,必在一心;岂有主上偶逢小疾,便遽请太子监国以知政事者耶!休说并无此事,便果有之,亦是狄仁杰欲树私恩之行,未见魏元忠有失。袁守一屡次欲借前事以陷元忠,其可谓忠诚为国乎!
杨再思与宗楚客见天子已将自己卑鄙用心点破,只得就此罢手。
然而魏元忠并未幸免,行至涪陵而卒。
胡僧慧范被封为高官,便请于东都作圣善寺,更于长乐坡作大佛像,唐朝府库为之虚耗。因受中宗及韦后敬重,故而势倾内外,无敢指摘者。
侍御史魏传弓刚正不阿,发其奸赃四十余万,请依律处以极刑。
中宗欲法外施恩宽宥,魏传弓奏道:刑赏乃是国之大事,陛下对此奸僧厚赏已属妄加,今复贪得无厌,盗蚀国库,岂宜刑所不及!
中宗无语,然犹不舍问罪,乃削黜慧范官爵,放其还家。
当时宫中宦官多被韦后母女宠信,个个权势显赫,即使犯法,御史大夫窦从一亦皆不敢究治;更为甚者,若见前来诉讼者颔下无须,也都必定暗中庇护。
宦官薛思简有宠于安乐公主,横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