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出奔,亡命天涯。
李重俊率东宫私兵百骑出城,将欲逃奔终南山;及至鄂县之西,回顾随行者仅余数人而已。因失魂落魄,又兼人困马乏,遂入路旁林中暂憩,放马啃青。
正当疲极入梦之际,未料那随行数人,却是上官婉儿早在东宫所置卧底间谍,便趁太子熟睡,轻轻一刀杀死,复一刀割下头来,持其首级还都,回去向上官昭容报功。
至此,参与谋反诸人包括太子在内皆死,一场叛乱就此平定。
中宗此时早被杨再思等迎回太极殿中,升座以待。因见太子被诛,喜怒交迸,遂以亲子之首献祭太庙,复祭武三思、武崇训父子之柩,然后悬于午门之外示众。
既将太子悬首示众,犹不肯罢休,且复效母后武皇之举,复改成王李千里一族姓曰“蝮氏”,将其同党皆命诛杀。
更追赠武三思太尉、梁宣王,武崇训开府仪同三司,鲁忠王。
太子乱平,中宗为示庆贺,乃诏命自加尊号为“应天神龙皇帝”,韦后号曰“顺天翊圣皇后”,命改玄武门为神武门,楼为制胜楼,以志平灭太子之喜。
此举一出,满朝文武皆都惊讶。
便有人道:当今天子雄武,颇有武皇太后之风。
另有人问:公何为此言?
那人答曰:武皇太后喜加尊号,今上效之;太后喜垂帘听政,今皇后法之;太后以杀亲子为乐,今上则之。岂不谓颇有武皇之风?
后者又问:则武皇太后善用人才,耀武四边,诸夷宾服;又善纳谏,许群臣廷折逆奏,今上何不效之耶?
前者答曰:是今上还都日促,尚未学全也。别处皆未学会,然以诛杀亲子为喜,反倒学个十足十耳。
李重俊谋反既败,中宗怒犹未息,更命右台御史大夫苏珦究治其党,必要全部揪出,连根拔除。制诏二狱囚犯闻之,为脱罪立功,便有信口攀扯,并诬引相王李旦者。
苏珦恐此诬状落入韦氏同党之手,必成罗织冤狱,于是密奏天子,为相王申理冤枉。
中宗看在同胞兄弟面上,便从其奏,因此不问。
然而安乐公主及宗楚客等人,日夜密谋欲除相王,复使侍御史冉祖雍诬奏,说相王及太平公主皆与李重俊通谋,请将二人收付诏狱。皇后亦在旁侧煽风点火,必除二敌不可。
中宗阅览冉祖雍奏章,本来尚不以为意,但终经不住贤妻爱女两面夹攻,便即准奏,并命御史中丞萧至忠鞫审此案,务必得其罪状呈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