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愧居卢前,耻居王后。
时有名士张说亦言:杨炯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于王。
延载元年,正月丙戌,太后享万象神宫。
薛怀义班师还京,推荐三位神人入朝。其一乃为河内老尼,向居神都麟趾寺,号称净光如来,自云能知未来之事;其二乃是嵩山人韦什方,自称生于汉末三国时孙吴赤乌元年,今已四百五十六岁;其三乃为胡人,亦自言年至五百岁,在二百年前便曾见过薛师怀义,今故友相见,彼此都说对方容貌愈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后甚信重之,赐韦什方姓武,封为正谏大夫、同平章事。然而拜相不足一月,武什方水土不服,便请回山。武则天免其官职,送回嵩山。
亦在此年,有波斯僧人拂多诞持摩尼教教义《二宗经》来朝。
至此,摩尼教便即揉和波斯祆教、印度佛教及东罗马基督教,使二宗三经论趋于大成。武则天接见拂多诞,接纳《二宗经》,标志摩尼教在中国取得公开合法传教权。
电光佛转世之说,便成国学。
是年夏,再次调整内阁,以司宾少卿姚璹为纳言;左肃政中丞杨再思为鸾台侍郎,洛州司马杜景俭为凤阁侍郎,并同平章事。
自武承嗣罢相之后,从弟武三思复得姑母之宠,就此与来俊臣相互勾结,交互用事。
王弘义与来俊臣同为酷吏,阴险尤有过之,且于审讯囚犯之时,手段极为残忍。若逢暑月审囚,则于小房中厚积蒿草,再施以毡褥,命将囚犯关入。凡入其室者,须臾便如身处蒸笼,将欲气绝。若按审者之旨妄自诬引,则放其出。此虽不加酷刑,更比诸般酷刑难熬。
是年秋,来俊臣报应终到,坐赃被贬;王弘义是为难兄难弟,亦坐事流放琼州。但在流徙途中,王弘义却假称天子有敕令追其还朝,由此私自北返。
当时侍御史胡元礼正奉使岭南道,行至汉北,与王弘义相遇。见其北行心知有异,喝令随从就地擒拿,当即扎下行营讯问。
鞠按之下,得其诈称圣敕,乃属欺君重罪,事实俱在。王弘义词穷,忽生急智,对胡元礼说道:某与公乃为同类,尚望遮掩则个。
胡元礼知其言外之意,是说彼此皆为酷吏,不由大怒,遂命立杖杀之。(本集完)
喜欢华夏真相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华夏真相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