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统率,为徐子光做后盾!”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认为这样的安排既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又能充分发挥各将领的作用。
然而,审配却皱起眉头,思考片刻后说道:“如此说来主公是打算参战,如此的小型战役,我倒觉得主公无需亲自前往!”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和谨慎。
赵云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他微微一笑,解释道:“本侯并非不知此行凶险,但作为一方之主,若不亲身经历战场,如何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况且此次出征规模不大,只要战事顺利,本侯也不会深入战场。”
审配听罢叹了口气说道:“主公所言极是,但如今形势复杂多变,主公身为主帅,当以大局为重,坐镇平壤指挥全局才是。”
赵云明白审配等人的顾虑,他早已盘算好应对之策。于是他决定以坐镇清津为名,暗中寻找机会率兵参战。虽然已经做出让步,但没想到还是有人觉得不妥。
卢植拱手说道:“除非主公能保证不亲临战场,仅是留在清津指挥全局,若是前线不利,需要接应或支援,则另派将领出战!”
沮授也附和道:“眼下我军除了我镇守任务的军队外,有数万军队可以调动,猛将有韩当、高览等人可以,主公若是亲自前往,诸将也可随行待用!”
赵云听罢心想,竟然被众人识破了,便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我保证不参战!”
他知道大家都是为了他好,所以并没有坚持己见。不过心中还是有些遗憾和不甘,毕竟他自己是一员猛将,渴望能够亲身参与战斗厮杀。
但他明白自己的责任更重要,必须要保护好自己,以便更好地领导和指挥军队。虽然不能亲自上阵,但他相信自己的将领们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会议室内,众人纷纷发表意见,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和参战将领的人选。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最终确定了参战将领名单:聂辽、太史慈、管亥、郝萌和旗长侯成各自率领六百亲兵,跟随主将徐荣一同出征。
此外,贾诩可能会作为军师随行,而赵云则安排了一个团的侯府卫队,专门负责保护贾诩的安全。这样一来,一万名精兵强将将成为武州的强大代表。
贾诩这边并没有确定,不过以贾诩与高句丽二王子的关系,他做为军师联络两军是最适合的人选。
与此同时,驻守清津的兵力部署也得到了妥善安排。徐荣留下了三千多人马,高览和韩当则率领两万人马作为后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