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对柳茹莲行为的不满,也是对自己命运多舛的哀叹。她一边哭诉,一边将那些陈年往事、家族规矩、社会舆论一一搬出,试图用这些沉重的枷锁,将柳茹莲牢牢束缚在周家这片土地上。
“以前你往宋家跑,我虽心有不满,但也念你现在孤苦无依,需要些慰藉,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时,宋国礼在厂里食堂工作,还能时不时给你带一些吃食回来,让你在这艰难的日子里得以温饱。可如今,他已不在食堂,你再去他家,还能图些什么呢?”薛凤娇的话语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柳茹莲未来的担忧。
然而,柳茹莲并未被这番话所动摇。她望着婆婆那布满皱纹的脸庞,心中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感。她明白,婆婆的严厉与苛刻,皆是源于对这个家庭深深的爱与责任。但她也清楚,自己与宋国礼之间的情感,并非简单的物质交换,而是两颗孤独心灵的相互依偎,是在生活的重压下,依然选择相信爱情、追求幸福的勇气。
于是,她缓缓蹲下身子,与婆婆平视,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说道:“婆婆,您说得对,我是周家的儿媳妇,但我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女人。我需要的不仅仅是温饱,更是心灵的慰藉与陪伴。宋国礼他虽不富裕,但他真诚、善良,给了我从未有过的温暖与安全感。请您相信,我对他的感情是纯粹的,没有任何杂质。”
说到这里,柳茹莲的眼眶也不禁湿润了。她深知,要说服婆婆接受这段感情,绝非易事。但她更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坚持,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夜,依旧深沉;风,似乎也变得柔和了许多,不是那么冷了。在这场关于爱情与责任的较量中,柳茹莲想用自己的勇气与真诚,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丝希望。而那份深藏于心的情感,也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引领着她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那悠长岁月织就的画卷里,大四合院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六十年代那片朴素而坚韧的土地上。院内,青砖灰瓦间透露出几分历史的沧桑与生活的温馨,每一砖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近日,这方小天地里涌动着一股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