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寨,哪容得下他这尊大佛?俺据实以答,回他‘咱寨太小,不堪蒲山公歇马’。”
“蒲山公”,便是李密。其父李宽,为隋之上柱国,蒲山郡公。隋文帝开皇年间,李宽死后,李密袭了蒲山郡公的爵位。现虽因他参与了杨玄感之乱,被朝廷通缉,蒲山郡公的爵位自是早就无之,然江湖上仍多以蒲山公尊称於他。“楚公”,即杨玄感。
李密的家族,早在数百年前就已是显姓,历仕北朝的各个朝代。他的曾祖李弼在决定西魏命运的沙苑之战中,居功至伟,因此成为西魏的八柱国之一,——那时,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的名位且在李弼下,只是八柱国下的十二大将军之一。入北周后,李弼为北周的太师、魏国公。又其后,李密的祖父曾为北周太保、邢国公。翟让称他是“高门贵公子”,一点没错。
下首座上,传出冷笑声。
众人视之,冷笑的是个青脸皮的汉子。
这人叫王儒信,是翟让的亲信之一。
单雄信笑道:“儒信兄,俺正与翟公言话,你冷笑作甚?是俺哪里失礼得罪了么?”
王儒信说道:“与兄无关。弟冷笑,是因那王伯当之心,一如司马昭,不愧了他与司马昭老乡!净将我等当三岁的孩童糊弄!俺一时气愤,忍耐不住,所以冷笑出声。”
“儒信兄此话怎说?”
王儒信讥讽说道:“还用说么?贤兄难道没看出来?这个王伯当,看似讲义气,实是个眼皮浅,趋炎附势的!与我等义气汉子绝非同类!屡次三番的,引些小喽啰,或三二十数,多也不过百,托着为翟公招纳好汉的名头,实地里,他哪次来不提李密?不花言巧语地哄翟公纳李密进咱寨?施些小恩小惠,当翟公就会吃了他的迷魂汤么?忒也过分!
“一口一个‘蒲山公’,劳什子的‘关中高门’,甚么蒲山公,丧家之犬一条罢了!近年来,凡咱东郡、汲郡、梁郡各地的寨头,李密哪个没去投过?却哪寨要他了?无处可去,碰上了他王伯当这么个贪慕虚荣的,倒被王伯当捧成个金疙瘩了!他捧自他捧,他自贪附他的‘关中高门’,便请了李密在他寨当阿耶不就成了?何必再三地烦扰翟公?又‘清河房氏’?甚么方的圆的,俺不曾闻过!没听说过什么‘清河房氏’,俺只知道清河的小娘,玩着不悬!”
“不悬”,是本地方言,不错的意思。
王儒信这通话,系对王伯当不满之下的气恼之言,说的条理不太清楚,但意思表达明白了。
简言之,他认为王伯当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