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以上唐将五人,获精甲百余,矛、刀等四百余。”
“大王,我部斩获唐兵五百余,校尉以上唐将四人,获精甲四十余,矛、刀等四百余。”
王湛德、王宣德兄弟提笔在侧,飞快地记下诸将所报,——这是初步的记录,之后还要复核。未时末、申时初,诸将禀报完毕,两王兄弟计点斩获之总数,两营唐兵万余众,几无逃者。
却也不是唐兵敢於死战,之所以逃掉的不多,系因蒲坂城的位置缘故。蒲坂城西邻黄河、南邻涑水,两面皆无逃路,北、东两面又都是汉军,因而两营唐兵,差不多被一战尽歼。
战果最大的是苏定方、萧裕,他俩一个擒住了元君宝,一个阵斩了元仲文。
唐军其余的主要将领、谋佐,如韦义节、柴静、卢赤松、刘让、秦行师等,有的死在了乱军中,也不知是被谁杀的,有的随着独孤怀恩逃走了。
校尉以上的唐军将校,三四十人,被推搡押来,元君宝为首,张士贵等亲兵喝令他们跪下。李善道从马扎上站起,行到元君宝身前,把他扶起,打量稍顷,笑道:“公即元君宝么?”
元君宝羞惭应道:“敢禀大王,小人元君宝,不自量力,妄抗王师,罪该万死!”
李善道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臂膀,说道:“你别害怕,我不杀你。不但不杀你,凡被我军所俘你军中之校尉以上军将,我也都不杀,而且你们如不愿降,还会放了你们。”
高延霸、萧裕、高曦、薛万彻等闻言,诧异相顾。
焦彦郎挺身说道:“大王,这伙贼厮,不知自身几斤几两,见我王师开到,不早投降,反敢顽抗,已是死罪!若愿降,大王仁德,饶了他们性命亦无妨,却怎还不愿降者,都可放走?”
李善道正色说道:“我之起兵,是为解民倒悬,绝非是为杀戮。上天有好生之德,元将军等既然已经战败成擒,若再杀之,岂不有违天道?”和颜悦色,问元君宝等,“汝等愿降乎?”
校尉之类的军将倒还罢了,像这元君宝,是唐军的高级将领,他的家眷都随军去了长安,他如果降,他的家眷怎么办?当然能不降,还是不降为好。有了李善道“不降者释放”的话在前头,他纵然不会就完全相信,毕竟有一线之望,於是支支吾吾,不敢说不降,也不说愿降。
李善道已知其意,又拍了拍他的胳臂,笑道:“将军也是昂藏男儿,降就降,不降就不降,嗫嗫嚅嚅,像甚样子?将军之意,我已知晓。你是不愿降了。”亲手为他解开绑缚,令张士贵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