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击,王君廓部也是灭之易也!又何来被李善道分而歼之的风险?仆愚见,固守营中,方为稳扎稳打之上策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却这韦义节不通兵事,独孤怀恩比他强不了多少,亦寡算略。
并且元君宝、元仲文之败,不但使两元心有余悸,独孤怀恩也深受打击,已生畏敌之心。
思酌了多时,独孤怀恩做出了选择,决定听从韦义节、元君宝的建议,说道:“柴公之策虽然好,然当前士气低落,固守待援更为稳妥。毕竟,我军新败,士气未复,冒然出击,恐难奏效。且待姜、李两部抵达,再图进战,才为上策。诸位不必再争,就此定议。”
柴静尽管现被独孤怀恩引为谋主,可他的出身、资历,都不能与韦义节、元君宝等相比,故其策不被独孤怀恩采用,他也无可奈何,见独孤怀恩心意已定,只好不再进劝。
便独孤怀恩传下军令,命各部坚守营垒,不得轻出,急遣快马,催促姜、李两部速速来援。
……
夜幕降临,城外的唐营火光点点。
蒲坂城头,尧君素立在城楼上,眺望城北、城东的唐营灯火,微微蹙着眉头,若有所思。
“敢问明府,在想什么?”
尧君素缓缓答道:“这几日,贼兵动静异常。先是元君宝引兵四五千出营北上,旋即狼狈逃回,之后到今,贼兵唯不断加强守备,不曾再有攻我城。却也不知贼兵是碰上了甚么事?”
“明府,会不会是洛阳看到了明府的求援上书,遣兵来援?”
尧君素说道:“洛阳援兵即便来,亦只会从东边、南边来,断不会从北边来。”
“……,莫不是郡中起了义兵,欲相助我城?”
尧君素说道:“若有起义兵,应有信使通报,且河东诸县长吏悉已降贼,也应不是有义兵起。”
“……,或是贼兵内部生乱?”
尧君素说道:“贼兵内部能生甚么乱?贼在河东郡之主力,尽在我城外,余驻诸县之兵皆不多,便是生乱,元君宝、元仲文以数千兵马往击,常理言之,亦打不了败仗。”
几个猜测,都被尧君素否定。
与尧君素说话此人名叫王行本,是尧君素的亲信将领,实在想不出别的可能性了,问道:“以明府高见,贼兵会是碰到什么事了?”
尧君素沉吟片刻,说道:“元君宝领兵北出,贼兵碰到的情况,一定是发生在北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