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精神财富。
3.现代启示:气节的当代价值
在全球化与多元价值观的今天,陆秀夫的“义不苟生”是否仍有意义?答案是肯定的。他的选择,并非愚忠于某个王朝,而是对文明道统的坚守——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所言:“中国历史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正因有无数‘士’以生命守护文化命脉。”
这种精神,在近代中国得到了延续。抗日战争时期,无数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宁死不当亡国奴”,与陆秀夫“义不苟生”的选择一脉相承;当代学者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坚持“文化自信”,倡导“守正创新”,本质上也是对“气节”的现代诠释。
五、崖海长存浩然气
站在今天的崖山古战场上,海风依旧呼啸,当年的战船早已化为海底的泥沙,唯有“陆秀夫负帝投海处”的纪念碑,在阳光下泛着青铜的光泽。七百多年前,陆秀夫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士之节气”;七百多年后,他的精神依然在提醒我们: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在于经济的繁荣、武力的强盛,更在于文化的自信与精神的坚守。
正如崖山海域的潮水,涨落有时,却从未停止奔涌。陆秀夫的气节,正是这潮水中永不消散的浪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民族危亡之际,选择“义不苟生”,守护文明的火种。
喜欢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