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捣祁山。一时间,战局形势大好,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纷纷响应,曹魏朝野上下一片震动。然而,这场北伐的关键战役——街亭之战,却以失败告终,成为了整个战局的转折点。马谡刚愎自用,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擅自将军队驻扎在山上,结果被张合切断水源,陷入绝境,最终大败而归。街亭的丢失,使得蜀汉军队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诸葛亮无奈之下,只得挥泪斩马谡,第一次北伐也不得不宣告失败。这场失败,犹如一记沉重的打击,让蜀汉军队士气低落,也让诸葛亮深刻认识到了北伐之路的艰难险阻。
其他北伐
在随后的几年间,诸葛亮并未因首次北伐的失败而气馁,又接连进行了二至四次北伐。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出散关,全力围攻陈仓。然而,曹魏早有防备,陈仓城防守坚固,蜀军久攻不下,且粮草逐渐耗尽,无奈之下只能退兵。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陈式攻占武都、阴平二郡,成功扩大了蜀汉的领土范围,取得了一定的战果。第四次北伐,诸葛亮与司马懿在卤城展开对峙。在这场战役中,诸葛亮充分发挥军事才能,成功击败魏军。但可惜的是,由于李严督运粮草不力,导致蜀军粮草供应出现问题,无奈之下,只能被迫退军。尽管这几次北伐有胜有负,但每一次都充分展现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他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战略战术,试图寻找突破曹魏防线的最佳时机和方法。
三、五丈原对峙
进军五丈原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发起了第五次北伐,率领大军进驻五丈原。五丈原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南,此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诸葛亮选择此地作为驻军之地,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一方面,五丈原靠近渭河,水源充足,便于蜀军屯田和解决粮草问题;另一方面,这里可以作为进攻长安的前沿阵地,对曹魏的统治中心形成巨大的威胁。诸葛亮大军驻扎于此,就如同在曹魏的心脏附近埋下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让曹魏政权如芒在背。
魏军应对
面对诸葛亮的进攻,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的厉害,不敢轻易出战。他经过深思熟虑,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试图以逸待劳,拖垮远道而来的蜀军。司马懿命令魏军加固营垒,深挖壕沟,高筑壁垒,无论蜀军如何挑衅叫骂,都坚守不出。这种战术让诸葛亮十分头疼,因为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极为困难,长期对峙对蜀军极为不利。但司马懿不为所动,他坚信只要坚守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