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刘备再问:“几时归?”童子答:“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刘备听后,心中十分失望,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留下书信,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渴望得到他辅佐的诚意。随后,刘备带着遗憾,怅然离开了茅庐。关羽和张飞看到刘备如此恭敬地对待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心中有些不满,但他们还是尊重刘备的决定,跟随他一同返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再顾茅庐
寒冬再访:过了一段时间,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已经归来,他喜出望外,决定再次前往隆中拜访。此时正值寒冬,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道路十分难行。张飞对此极为不满,他对刘备说:“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关羽也在一旁劝说:“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但刘备心意已决,他对关羽和张飞说:“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关羽和张飞见刘备如此坚持,也只好跟随他一同前往。
再度扑空:三人冒着风雪,艰难地来到了茅庐前。刘备再次敲门,童子开门后告知他们,诸葛亮昨天与崔州平一同外出闲游去了。刘备听后,心中十分失落,但他还是耐心地询问诸葛亮的行踪。童子说:“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刘备无奈,只好再次留下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在信中,他详细地阐述了自己对天下局势的看法,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渴望和对苍生的担忧,希望诸葛亮能够出山相助,拯救这个乱世。随后,刘备带着一丝无奈和期待,离开了茅庐。在返回的路上,刘备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见到诸葛亮,得到他的辅佐。
四、三顾茅庐
虔诚备礼:刘备并没有因为前两次的失败而放弃,他决定第三次前往隆中。这一次,关羽和张飞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刘备已经两次拜访,已经足够表达诚意了,而诸葛亮却两次避而不见,显然是没有出山的意愿。张飞甚至说:“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刘备听后,十分生气,他严厉地斥责了张飞,说:“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张飞见刘备发怒,只好赔礼道歉,表示愿意一同前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