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死了,烦死了...”
.................................
苏谨的消息送到朱棣手里的时候,他已经答应了陈祖义的要求。
和苏谨的想法一样,朱老四也想看看这个陈祖义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不过没用多久,随着一封在英国的锦衣密探冒死传回来的情报,朱棣猜到了威尔斯的计划...
就在他答应陈祖义交换人质不久,威尔斯就命《大英日报》和《泰晤士报》同时发布报道,将这件事添油加醋的发表出来。
同时,两份报纸不仅在英国发的到处都是,更是漂洋过海,让身在非洲、中东、西南亚的各个国家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威尔斯干嘛要干这么费力不讨好的事?
朱棣心里清楚,他这就是要让全世界一起看大明的热闹。
区区一伙海盗你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和我大英以及身后那么多的国家对抗?
他们可不管那海盗装备有多精良,威尔斯又在身后给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火力。
总之就是要让全世界都来看大明的热闹,一旦解救人质失败,甚至与陈祖义交战失利,威尔斯保证第二天大明的名声将臭往四海。
一边能给大明制造阻力,顺手还能提升己方合作伙伴的信心,实乃威尔斯王的一箭双雕之计。
但他的后手,显然不止于此。
就在两份报纸飘往各洲的同时,大明沿海的各个行省也谣言四起。
三十余艘商船被陈祖义劫掠的消息,迅速在沿海各州各县传播,百姓无不惶惶。
在大明舰队的卫护下,咱们的商船居然能被海盗劫了?
陛下...也太无能了吧?
这话没人敢当面说,但私下议论者却越来越多,尤其被一些有心人刻意引导之后,舆论更是向无法控制的局面倾塌。
备好货准备随着第二批舰队出海的海商,立马纷纷停下了出海的动作,准备观望一番再说。
被押了大量资金的海商眼见出海无望,纷纷找到货主退款退货。
货主自然不愿承受这个损失,双方争吵不休,最后更是闹到了县衙之上,让县太爷作主。
可最近打这种官司的事主实在太多,县太爷也无能为力,惊堂木都快拍碎了,也断不出个所以然来。
好在各地商会及时出手,担保的担保,劝和的劝和,才算暂时把这风波压制下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