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就可以单一的对应市内外的一些购进销出的商贸业务了。这样就解决了以前物资部门人少难以应酬全市的物资需要的问题,而且现在的公司还可以把购销规模伸展到全国。”
“那您能不能说说具体有哪些公司呢?如果我们要学习这个办法,应该从哪里着手?”胡理芬继续追问。
主任说:“这个我现在也不能一下子全说明白,等会儿我叫办公室的人拿一份他们写的实施方案给你看看就知道了。”
随行的人既有亲眼见到的工厂实际变化,也听到了计委主任的详细介绍,都感到走出松河,见识到了新鲜的事情,在心里都在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思考怎样学习改进的路子。
回到县里后,关兴首先就把参观的大致情况向雷书记做了汇报,再就是商量如何学习沙市的经验,把县里的工商业改造搞好,因为现在农业上来了,如果工商业不能跟上的话,将会造成城区落后于乡村的局面。
雷书记就要关兴说说他的设想,关兴说:“我们县里的工厂不多,现在最大问题就是化肥厂和棉纺厂。以前国家计划没有放开的时候,我们县里主要用的是化肥厂的碳铵,现在宜昌的化肥厂生产规模扩大了,产量也上来了,销到我们这边来的尿素特别多,我们县里化肥厂的碳铵基本上就卖不出去,除了冬播的时候,为了提高地温,社员拿它来当底肥,再不愿意用它做追肥了。”
“再就是棉纺厂,以前的棉纱供不应求,现在外面的棉纺厂都改造成了化纤纺织厂,棉纱很少有厂家需要,而且国家提高了棉花价格,棉纱受到了冲击,现在棉纺厂已经出现了亏损现象。”关兴说。
雷书记说:“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还是要想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才好,那就召开个县委会,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兴同意,并且着重介绍了沙市市把工业和商业并行改造的经验,雷书记就说:“到时候在会上你就重点地介绍给大家听吧。”
县委会会议决定:棉纺厂一是要减少棉纱纺织的产量,二是要到外面去联系化纤纺织业务,把两者兼容起来,三是要逐步分流员工到其他工厂。这里就提到了白云边酒厂销量好,缺人手的问题。要求轻工业局在这个方面做些协调的工作。化肥厂的问题难办一些,现在农业生产需要化肥,但是他们现在这种单一的产品又不适应农村种植需要,要想改造升级那是要经国家批准,而且还要很大一笔资金,作为一个县是想都不敢的事情。最后决定化肥厂还是要减少产量,人员分流到灯泡厂或其他企业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