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秦皇却失去了他老子的手段,朝中臣子沆瀣一气,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延缓军事,并将重点推至东南。
即便当年有兵家的一点原因,但对于他们秦人来说,所谓兵法依旧是雕虫小技。
实际上,阴阳家左护法冷荼在接手兵事以后,白莽对于帝国军队的掌控并未减弱过。
不过,他能感觉出来,上京之中的皇宫内同样是风云诡谲,合纵连横的文官集团之强大似乎渐渐超出了他的想象与秦皇掌控。
他和秦皇想打,可这些读书人不想打,他们要进,而这些读书人要退,这仗怎么打?
他向来不厌恶读书人,可能留在朝中担任文臣的,哪一个不是天下绝顶,聪明至极,精与算计。
曾经跟随老秦皇一起打天下的文臣如今已经变了,甚至发起了国难财,有理想,有报复的人,在某得权利以后彻底变成了贪婪的野兽。
秦皇和他一样年迈,时日无多,能上位的眼下除了燕王秦子儒别无人选,尽管都姓秦,但此人心肠仁厚,广纳贤才,刚愎自用,骨子里带着读书人自认为的远见与眼力,根本无法与秦皇相比。
在那一亩三分地的东州自觉良好,若是他当了皇帝,根本不可能压住朝中那些贪婪的洪水猛兽,他的心不够狠...
夺江山易,守江山难,想要快些攻下魏国的决心提早结束这一切帮秦皇稳固内政,白莽比燕寒川甚至秦皇都要着急。
白莽高大魁梧的身躯披着两层重甲,阻挡了夜里吹来的寒风,渐渐又迷乱的思绪慢慢被他强制压下。
在这几天里,他频繁的派出骑军往魏国边线骚扰进去,偷袭打杀俘虏了几个村子的村民,同时作势要发出进攻的样子,奈何敌方几座守城纹丝不动,也不派人出来解救灾民,就是拼了命的咬牙死守。
每日劝降的使者也还在派过去,许下承诺,降者不杀放归田野,还能领得米面,他能够推测到,防守多年,魏国的粮草应该是快要见底了,哪怕是这样,对方依旧没有任何回音。
有一次劝降的使者继续过去,还未跑到城墙外围就被一箭射死落马,无疑给了他们这边打击,使得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愿继续外派使者过去。
每天夜里,白莽都会来到城墙上往北方看,感受着夜里的冷风,落在他身后穿着银白铠甲的女子眼里。
这位老父亲身形高大伟岸,权衡着的事,不是她能够看到与想象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