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怡和陈发置身于九华山的九华街中部。抬眼望去,恰有一座阶梯静卧于此,沿这阶梯拾级而上,便是通往月身宝殿南门的路径。在这登山途中,不时左右两边有寺庙映入眼帘,净洁精舍尤为引人注目。净洁精舍为两层皖南民居式建筑,白墙青瓦马头墙尽显徽派建筑特色。只见那一栋栋庙宇,皆是白墙黛瓦,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古朴而宁静的气息。寺内,香烟袅袅,旺盛的香火彰显着信徒们的虔诚之心,好一幅九华山的佛国盛景。
他们一起走进前殿,迎面是一尊大肚弥勒。陈发向王心怡介绍道:“这是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常见于汉传佛教寺院。布袋和尚名为契此,唐末五代僧人,浙江奉化人,常露腹欢喜,手执布袋,禅机幽默,所以被称为布袋和尚,民间相传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殿堂西北角供奉两尊观世音菩萨,分别是送子观音和滴水观音。前殿西南角供奉地藏王菩萨。
后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左右站立两位侍者,他们是大迦叶和阿难两位罗汉,这种造像组合在大乘佛教叫作“一佛二弟子”,常见于汉传佛教寺院。
陈发讲道:“《阿含经》上讲佛陀有十大弟子,包括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苦行第一的大迦叶、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解空第一的须菩提等阿罗汉圣者。然而在汉传佛教造像中,选择了大迦叶和阿难在佛陀左右两侧,其中迦叶为“头陀第一”,“头陀”为苦行派,注重严格戒律,禁欲苦行。阿难为“多闻第一”,“多闻”为学院派,注重探究人生之真谛。”
后殿靠南的佛龛供奉西方三圣,正中为阿弥陀佛,两侧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陈发继续讲道:“中国大乘佛教强调十方佛的概念,认为在十方中都有无量诸佛教化众生,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一般祈祷于阿弥陀佛,主要目的在于祈求死后的解脱。”
大乘佛教认为,阿弥陀佛主要是以其愿力,引渡众生到极乐世界,脱离苦难的轮回,故亦称“接引佛”。由于此佛有无量寿命与光明,亦被称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西方阿弥陀佛和净土念佛法门,也是中国民间最盛行的信仰。
关于中国净土宗的历史渊源,虽然传承自印度大乘佛法,但是直到佛教在印度本土消失之前,印度大乘佛教界的净土信仰和念佛法门,都没有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佛教宗派。汉传佛教界四众弟子对于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的向往,正式出现于两晋时期。此时因为净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