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在曹操说完这番话后,孙坚也豁然起身道:
“我赞同镇北王的说法,当务之急,我们确实应该合兵一处,直逼长安,不给那董卓丝毫的喘息之机。”
而在场的一众诸侯,听完赵云,曹操,孙坚三人的话后,并没有多做犹豫,当即便纷纷附声赞同道:
“镇北王所言有理!我们听镇北王的!”
“镇北王百战百胜!只要有镇北王在,我们必能灭杀董卓,迎回陛下!”
“我刘岱愿做先锋,为盟军开路!”
“我等愿听镇北王调遣!灭杀董卓!迎回陛下!”
最后,在众人的全票通过下,十几路诸侯敲定了合兵一处,西出洛阳,征讨董卓,营救天子的策略。
其实这事也好理解,为什么一众诸侯会听从赵云的话,继续讨伐董卓,
第一,赵云威名在外,自出道以来,他就没打过败仗,有如此人物带领,何愁大事不成?何愁名利没有?
第二,也就是各路诸侯,此时已经尝到了甜头,别的不说,光是把董卓从洛阳赶跑,他们就已经名利双收了。
当然,有些人除外,比如死去的桥瑁,损兵折将的曹操,袁绍,以及王匡,鲍信等人。
至于第三,那就是纯纯的嫉妒了,
他们嫉妒董卓,为什么他董卓,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们嫉妒董卓,为什么他董卓能够夜入皇宫,夜卧龙榻,然后…………。
人心啊!有时候很简单,那是相对于善良的人,简单的人来说。
但有时候,人心却又很复杂,特别是人心的阴暗面,你永远都想不到它有多险恶。
嫌你穷,怕你有,你不能比我强,你不能比我有钱,你只要比我好,那你就是有罪,十恶不赦,杀杀杀……。
这就是人心的阴暗面,而且还只是人心阴暗面的一小部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见不到。
所以,综合以上三点因素,赵云能够说服各路诸侯继续讨董,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只是晚宴结束后,下半夜的时候,洛阳城内又奔出了几骑,直奔长安方向而去。
翌日清晨,
驻守在函谷关断后的吕布,便接到了赵云的密信,信中写的很明白,关东联军不日便会赶至函谷关,让吕布做好应对之策,最好是提前埋伏一下。
与此同时,还有着一封相同内容的信,正在往西面董卓的手中飞送。
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