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九 巳时
勤政殿 书房
杨起站在御案后,右手拿着狼毫,在旁边的砚台上添了添笔后,开始在宣纸上,练习起行书来,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杨起临摹的正是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相比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杨起更喜欢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祭侄文稿的艺术价值极高,字体苍劲有力,不记工拙。
是颜真卿为纪念在安史之乱中挺身而出,不幸被俘遇害的侄儿颜季明而作,感情真挚,用笔豪放。
杨起满意的看着自己临摹的作品,“不错!假以时日,朕还是有望成为一代书法大家的!”
杨起临摹的书稿,自然比不上颜真卿大家,只不过客观评价的话,还是有三四分颜真卿的神韵的。
就在这时,戴权喜气洋洋又脚步匆匆的来到殿内,“陛下、陛下,大喜啊!”
戴权快步来到御案前,对着杨起行礼,“恭喜陛下!”
“喜从何来?”杨起莫名其妙的问。
“陛下,昨日巳时,灵玥长公主在齐国公府诞下一位郡主,母女平安!”戴权开门见山的禀告,十分激动高兴。
“哈哈哈哈哈………好!朕当舅舅了!快!将皇后叫上,带上八宝玉如意、平安百岁金锁、摆驾齐国公府。
朕要立刻马上去见朕的这个小外甥女!快去!”杨起放下笔,龙颜大悦的吩咐道。
“老奴遵旨!”戴权不敢怠慢,立刻行动起来。
……
一炷香的时间在袅袅青烟中悄然流逝。
此时,乾阳宫前一片庄严肃穆。
昭宁帝杨起身着明黄色龙袍,袍上绣着的金龙仿佛活物,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他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帝王的威严,此时,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
皇后陈可卿站在他身旁,凤冠霞帔,仪态端庄,凤眸中带着温柔与关切。
“陛下,今日前往齐国公府,想必瑶儿见到我们定会欢喜。”陈可卿轻声说道,声音宛如黄莺啼鸣。
杨起微微点头,嘴角泛起一抹温和的笑意:“朕也甚是期待见到昨日刚出生的小外甥女,
瑶儿那丫头向来活泼,如今初为人母,想必也是手忙脚乱。”
说话间,龙辇已准备妥当。这龙辇由纯金打造,镶嵌着无数宝石,华美至极。
杨起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