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种出野菊,花瓣上还会慢慢浮现出购买者的名字。
“衍铜认主,就像狗认家,”穿工装的老人坐在铜凉亭里喝茶,茶杯是衍铜长出来的,杯沿每天会长出片新的铜叶,“你对它好,它就给你长好处;你贪多,它就给你惹麻烦。”他的拐杖旁长出株铜制的七心草,叶片上的七星纹每天都会变换位置,像个活的星象仪。
小年和阿镜的铜铺变成了“衍铜学堂”,教山外的人如何与铜器相处。阿镜编了本《衍铜养护记》,里面写着:“晨露浇之,野菊伴之,勿贪其华,勿厌其锈,待之如友,则铜魂自安。”书的扉页是片衍铜长的铜叶,上面用野菊汁写着“共生”二字,像个温柔的约定。
冬至那天,红泥坳举办了第一届“衍铜节”。孩子们举着自己养的铜器在街上游行,有会开花的铜手镯,有会长高的铜小人,还有个铜制的小犁,每天都会往土里钻一点,像在自己耕地。大人们则在镇魂碑前评选“最美衍铜”,获奖的是株长在破庙神像手里的铜野菊,花瓣层层叠叠,花心嵌着颗从归渊带来的铜珠,像把海底的光也带了回来。
守忆人似乎也在海底庆祝,归渊的方向飘来些铜制的花瓣,落在红泥坳的衍铜上,让每样铜器都开出了双层花瓣,一层是金色的野菊,一层是铜绿色的归渊纹,像两个世界的祝福。穿工装的老人把花瓣收集起来,压在《衍铜养护记》里,说要留给后人看,铜器也能传情,就像守忆人从未离开。
后来,山外的博物馆派人来红泥坳研究衍铜,带回去的铜样在馆里也长出了铜芽,缠绕着展柜里的西晋文物,像在认亲。馆长特意在红泥坳设了分馆,展出会生长的铜器,旁边的说明牌上写着:“铜有魂,需待之以诚;物有灵,需处之以和。”
红泥坳的衍铜还在慢慢生长。铜铺的房梁上,衍铜长成了个巨大的三足鸟形状,翅膀覆盖着整个屋顶,每天清晨,阳光透过铜翅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片金色的光斑,像守忆人在撒野菊粉。小年在光斑里打制新的铜器,阿镜的药书摊在旁边,最新的插画是群孩子围着衍铜玩耍,铜器长出的枝桠上,挂着他们的笑声,像串永远不会褪色的铜铃。
雨落在衍铜上,发出“叮叮”的响,像守忆人在海底回应。孩子们在铜凉亭里读书,铜叶的影子在书页上晃动,把“衍”字的笔画晃成了“生”,像在说,真正的繁衍,不是无节制的生长,是让每个新生命,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像北斗七星永远有序,像红泥坳的野菊,一季一季,开得刚刚好。
喜欢盗墓: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