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
重阳节那天,红泥坳举办了“清露节”。孩子们举着引露车模型在玉米地里跑,透明的水轮在阳光下转动,折射出彩虹,像条流动的光河。大人们在镇魂碑前摆上用晨露做的食物,有野菊露糕、灵谷露粥、七心草露茶,每个盘子旁都放着片青铜色的蝴蝶翅膀,是孩子们捡的,“让那些守水的魂也尝尝,现在的露水有多甜。”
戏台上演着新编的《引露记》,演员们穿着带水纹的戏服,手里的引露车道具会真的收集露水,滴在铜铃上发出清脆的响。演到七种水源融合的段落时,台下的铜水杯突然同时泛光,映出些模糊的笑脸,是老刀在红泥坳喝水,是1980年的值班员在水电站擦汗,是每个曾守护过水源的人,像在说“这水,比当年甜多了”。
散场时,穿工装的老人把引露车的图纸送给了村里的小学,“让娃娃们都学学,水是活的,跟人一样,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校长接过图纸时,发现背面用铜粉画着个小小的“源”字,笔画里嵌着些水纹,像用引露车的露水写的。
小年和阿镜站在镇魂碑前,看着夕阳给碑上的“清”字镀上金边,看着青铜色的蝴蝶在野菊丛里栖息,像在给土地盖印章。远处的七处祭坛传来阵阵水流声,与红泥坳的虫鸣呼应,像无数生命在感谢清澈的水源,也感谢那些用双手守护清流的人。
“你看,”阿镜的手指着野菊丛中的蝴蝶,它们突然起飞,在天空组成个巨大的三足鸟,翅膀掠过七处祭坛的方向,像在拥抱整片山脉,“它们就是那些守水的魂变的,用翅膀继续守护着这些水源,像场永远不会结束的巡逻。”
小年的银镯子在秋风里轻轻发烫,活动的那颗星与天上的北斗七星重合,然后稳稳地指向红泥坳的溪流,像在说:这里就是生命的源头。他知道,只要引露车还在转,青铜色的蝴蝶还在飞,野菊还在开,那些关于守护和清澈的故事,就会永远流传下去,像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淌在七处祭坛的土地里,流淌在每个珍惜水源的人心里,一世又一世,生生不息。
野菊丛里,最后只青铜色的蝴蝶停在镇魂碑的“清”字上,翅膀的反光在碑上晃了晃,像有人用指尖轻轻抚摸过那些古老的名字。远处的水电站传来“嗡嗡”的轻响,引露车的水轮还在转,露水顺着铜管道流进红泥坳的土地,滋养着新播的野菊籽,像在说:故事还长,我们慢慢讲。
立冬这天,红泥坳的晨霜像撒了层细盐,在野菊的枯枝上结出冰晶,阳光照过时泛着冷光,像无数碎掉的镜子。小年蹲在破庙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