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高德挥了挥手,在一旁全程负责观察记录的农业部副部长格兰特立即会意,取出十数个冰晶小瓶。
\n
里面装着的是,刚从耐寒麦植株上采集到的新鲜成熟的粉。
\n
“一般在母本大麦去雄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进行授粉,主要是观察雌蕊柱头什么时候成熟,成熟的标志是呈羽毛状分叉且带有光泽,分泌出黏液,这时候授粉成功率最高。”高德继续说道。
\n
说实话,他前世是数学专业而非农学专业,所以对杂交过程其实也就知道个大概。
\n
现在之所以能说出这么多细节与如此具体的操作,都是这段时间培育耐寒麦时,在芙萝拉指导下总结出的经验。
\n
按理来说,下一步授粉工作就要等上一两天了。
\n
不过那是正常情况下,现在是实验过程,当然是求快。
\n
于是苏奈法再次出手,施放自然之术,将这些去雄的母本大麦全部催生到雌蕊柱头成熟之时。
\n
催生完毕,学徒们挨个上前,从格兰特手中接过冰晶小瓶,使用毛刷蘸取瓶中的粉轻轻抹在母本大麦的柱头之上,确保每一点粉都能均匀分布。
\n
当然,这是小型实验,可以对精细程度要求高一些。
\n
若是较大规模的杂交实验,一般就直接用撒播法进行人工授粉。
\n
授粉之事,在此之前,学徒们在培育催生耐寒麦原种时都已经上手过了,已经是驾轻就熟,就不需要再特地叮嘱什么。
\n
为了确保授粉成功,这些在金辉麦田干过许多年的学徒们通常要多次授粉。
\n
即使芙萝拉一眼就能得出授粉是否成功,但此次实验不止是为了成功培育出第一代杂交大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