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主持。
\n
但他的奏报,也很有分量。
\n
诸将神色各异,有人看了看刘綎,有人低着头等别人先开口。
\n
“……自是綦江路难关最多。”有人总算是说了句公道话。
\n
“克坚之多,只是其一。娄山关不破,破后守不住,便难以合围海龙屯。”李化龙给出自己的意见,“綦江路当为首功。”
\n
刘綎露出了爽朗而单纯的笑容。
\n
笑归笑,刘綎还是立刻努力绷住了。
\n
他连连摆手:“督帅奏请我来领兵,实在是朝鲜一战后还需整训,这才来得慢了些。朝中言官弹劾我与杨应龙那忘恩负义之人是旧识,收了他的银子,这才拖拖拉拉,督帅又保了我。若不奋勇死战,岂能证我清白,岂能报督帅大恩?”
\n
“功便是功。”李化龙说了一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n
平叛,李化龙是主帅。
\n
节制诸路大军,他在武功上已经是到头了。
\n
此前主动奏请夺情从权,半是不甘心功亏一篑,半是留个可以体谅的污点。
\n
如今功成,李化龙已经在考虑后路。
\n
就不知以刘綎的脾性,后面会不会暴跳如雷。
\n
大殿之中,刘綎的功劳其实是无从争议的,所以李化龙那么快就表达了他明确的意见。
\n
但监督包括刘綎在内数路大军的巡按御史崔景荣却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喜形于色的刘綎,而后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n
武将之功,以刘綎为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