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没有经历过那个辉煌的康宣盛世,但却不只一次听叔父徐宁说过了,那个时代吏治清明,中央地方府库的粮食堆的都快要腐败了,几十年都没有灾祸,百姓家家都有余粮。
\n
恐怕仅次于当年的文景之治了。
\n
可反观现在呢?元帝时虽然石显大肆敛财,但也仅此而已了,他也能看得出来,元帝努力维护着刘氏天下的权威。
\n
能力不足,但精神可嘉,是庸君,可却算不得是昏君暴君。
\n
当年陛下就算典型即没有能力,还不知努力,一遇到挫折便松散懈怠,纵情享乐,宠溺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还大兴土木,对关中河南的饥荒不管不顾。
\n
有时候徐博也会想,是不是换一个皇帝大汉就不会变成这样,也不知道叔父活到现在会不会后悔。
\n
徐博放下了陈年留下的最后一封治安策,闭上眼睛,逐渐变得湿润,一滴热泪悄然滑落。
\n
多年的下属,多年的盟友,多年的老友去世他当然会伤心,这是大汉唯一的有识之人了。
\n
没有他的努力,恐怕情况还会更加糟糕,在治国上,徐博自愧不如,此人深得当年王嗣的真传。
\n
有时候他还挺想念王嗣的,这位大儒仅仅是争权而已,从不会一群谋私,也不会纵容下属谋私,相反他将清廉变成了官员的必备品德,疯狂内卷。
\n
因为他没有把持朝政的心思,所以元帝的措施才会那么有效,其实不单单是石显手腕高超的原因。
\n
“徐相陛下的圣旨到了。”一名家仆候在门外,神情恭敬道。
\n
徐博从伤心中走出,悄无声息的擦干脸颊的泪水,淡淡道:“把圣旨拿上来。”
\n
他不需要站起身听旨,这算是一种特权吧,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