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素来刚正的萧望之极其厌恶,后来在徐宁的暗示下,结识了石显、弘恭等宦官势力。
\n
两者一拍即合,图谋抗衡儒臣的机会。
\n
也是在大将军的扶持下,逐渐又撑起了法党的大梁,只可惜相比王嗣依旧是皓月与萤火,于是他们就将第一个目标放到了萧望之身上,来削弱这位大儒的弟子门生。
\n
原本太学博士是不会出仕的,徐恭认为这些人只会纸上谈兵,从基层开始不合适,无法得到充分历练,直接征辟到高层又没有经验,于是索性就不用,让他们专心教书,培养人才。
\n
一直到宣帝后期这个先例才被打破,大儒王嗣被征辟为丞相,掌握朝政,太学势力正式开始参与朝政。
\n
原本这些博士都是通过自身间接影响朝政的,比如李刻赵庄之争,这两位只是争夺太学令官职而已,并没有被征辟。
\n
其党羽也主要是自身的弟子徒孙,党争的实质也是两党官员争权,儒法之争只是一个借口。
\n
元佑六年,终于这个对付萧望之的机会来了。
\n
郑朋本是楚地名士,从江淮地区得到了举孝廉的机会,但是因为其非太学出身的缘故一直被当地主流势力排斥在外,多年没有分毫晋升。
\n
偶然间,萧望之在郡国时发现此人素有才干,于是就举荐给了光禄大夫周堪,周堪经过考核后觉得此人能用,于是拔擢为谏官,负责监管当地官员。
\n
但是郑朋这个人并不甘心一步步来,于是就冒险得罪史高,向其揭发了其在郡国的动作。
\n
斥责史高、许章等人是乱臣贼子,大肆称赞萧望之,更是给予了“圣师遗风”的超高评价。
\n
这个彩虹屁也是拍到点上了,就连一向不好名利的萧望之都感觉极其愉悦,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匹不穿,对郑朋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