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便是名存实亡,势力大增的儒家根本不必再忌惮,直接出手将其清洗掉便可。
\n
虽然在基层依然是法学治国,但地方上管不到中央啊!
\n
刘洵为了制衡,只将中央的监察权力交给了法家,其余的重要官职其实还主要掌握在儒臣手中,再加上一个中立的徐氏,三方制衡。
\n
可现在这种情况就是失衡了,为了保持天平的平衡,只能由依然强大的徐氏顶上去。
\n
而做马前卒显然不是好差事,一直保持相对中立,维持儒法平衡才是最好的选择!能够最大保证家族的安全和利益。
\n
虽然权倾朝野做不到,但胜在稳定,即使再出现一个宣帝也伤不到根基,只有名望还在就能早晚东山再起。
\n
可是,如果亲自下场的话就要另说,法家永远不会消亡,因为这不是一群人,而是一种思想,可以有无数人前仆后继,死灰复燃,徐氏要是死干净。那就是真的没了。
\n
大汉的国策就是以儒法两家治国,太学是根基,或许会衰落但不会消失,与儒臣相互火并再合适不过。
\n
可自己家族不行啊!
\n
徐宁对此非常忧虑,他虽然权倾朝野,隐隐有成为新朝霍光的趋势,可是与儒臣正面交锋绝对万万不可!
\n
不行,最起码也要再扶持出一个势力来与儒臣打擂台吸引火力,自己不能上。
\n
他下定决心,朝着旁边的仆从吩咐道:“备轿,去未央宫。”
\n
………
\n
刘洵临死时是定下了六个托孤大臣,除却徐宁王嗣徐博等人外,还有前将军萧望之,大司马车骑将军,乐陵侯史高,以及光禄大夫周堪。
\n
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