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两毛钱来看透一个人,也是血赚。不提。
现在心情很好,就没什么可吐槽的,码字也少。算了,开心最重要。
听别人描述自己,倒好像是听人家讲梦话一样,与自己无关。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差距好大。
话剧已经结束,可他还是每天重复着话剧中的台词,日复一日,似乎已经成为习惯,而不是因为还忘不掉那话剧里的人。
平时也就听听三五首音乐,当然比不上音乐鉴赏家那样知道得多。可能还是比较喜欢音乐,不过根本不痴迷,绝对没有收集音乐的爱好。听音乐就动用各种情感,十分疲惫。
人会在两个时间点上坚强起来,第一个是从疑惑到知晓而茅塞顿开,第二个是从疑惑到知道自己无从知晓而释然。
读一本小说的时候,前言就在最开始看,后记就在最后看,或者直接开始看小说,不管什么前言后记。听别人说不如完全由自己感悟体会。看完之后,事了拂衣去,奔赴下一场山海就好了。
对于自己而言,人生无非在做两件事,第一件是给自己添加什么,第二件是消去自己的什么什么,获取,丢弃,这无聊极了。而拥抱外部事物,提供自己的贡献,相当有趣。
骗取别人的信任,然后再深深地伤害他,总觉着不是什么好的行为。当然,可以用在坏人身上。
不必一想到过去就厌恶自己,不必像脱掉脏衣服一样急切地忘记过去,但又不能毫不掩饰过去曾经感受到的什么。人在这样的条件下,确实矛盾。
人口承载量绝对与文化有关系。如果人们不社交,那么就需要更多私人领域,即人口承载量降低,如果人们都社交,公共领域就会更多,人口承载量上升。
频繁打断加话多,等于氛围改变,大概是生气了。
看到某些文字,就好像吃了亚瑟的誓约之盾一样,要沉默个半天。
有一个形容真的很有意思,叫小盆里的植物,长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换一个盆,说的是人呐,如果不换盆的话,小盆就要被撑坏,或者,这株植物就要被压抑,长不大。
人是有这样的,天生反骨,说自己没什么灾没什么病,好像不需要那样努力就能达到别人的某种成就的时候,就非要给自己憋出一种病来,好证明自己一路走来也不是很容易,而一旦确诊了什么病以后,又满不在乎或者咬牙切齿,强行撑着好像自己没生病一般。唉,接受自己嘛,快乐的时候尽情快乐,生病的时候好好休息,何必拧巴着来?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