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做的不就是远远地看一看,然后把馨香和艳丽留在心里就可以了么?你还想如何呢?
所以啊!这是好的结局。
水果吃多了也长胖。记住这一点吧。
都说不和别人比,但是快乐也只有从与别人比较中诞生了,不过不幸也是。即便和自己比也会不快乐,你说实际上能有谁一天胜过一天呢?这种愿望明显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如果能尊重所有的差异,不去比较,我们所有人都会幸福很多。不过很可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并不是开玩笑的,比较就是战斗,我们不战斗就活不下去。这件事必须接受,就像人生这场游戏,你想玩不想玩,都得好好玩下去。
我至察么?并不。我不聪明。同样的技能放在不同人的身上效果就不一样,干活的人应该多一些迟钝,少一些脑筋,不干活的则相反。
无论什么事情,陷入瓶颈期都是很难受的。但是要继续坚持下去。因为不凡才值得炫耀嘛!唉,还有一件事,审美审多了,人就自然眼高手低自以为是起来,所以凡事亲力亲为,感受一下事情的强度再来说三道四。
橡树落下了成百上千的种子,而这些种子里,能有几个最后成长为参天大树呢?在这个过程中,种子们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死去。花的旅行,是从种子开始的。
精细地少做事,和粗糙地多做事,其实到最后的收益都差不多。但刨除收益不看去看减益,会发觉粗枝大叶随随便便会让人的思维变得浅薄啊!好像所有事都是这个道理。
读书是有意义的事,但是它并不能在所有的方面有意义,也并不是只有读书有意义。所以只读书是不行的。
脑袋已经数据化了,或者说已经数字化了。买了个水壶,唉,脑袋里就在想,“水壶+1”。为什么就不能恢复模拟的思想呢?“桌子上的某个位置增加了一个水壶。”数字化方便传输,方便储存,但是生活,还是模拟一点。
难道因为资源不够,就不生活了么?为了生活杀死对手有什么不可以呢?
那天谈论蚊子灭绝的问题。我觉着问题很大,有些人就觉着蚊子没用。讨论到最后也没有结论,反正只要观点不一致就会有些不愉快,要是固执己见就更有火了。就算是我知道得多,我也没法证明自己知道的是对的呀!
所以知识永远不是目的,目的是积极思维,然后自知之明,然后辩证思考。差不多吧,可这么一说脑袋里就没有什么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幸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