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更加收敛,不再轻易表露自己的野心与欲望。他尽心尽力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为朝廷的稳定与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崇祯皇帝也看在眼里,对魏藻德的态度逐渐缓和,甚至开始委以重任。
然而,魏藻德心中始终明白,这朝堂之上,风云变幻莫测。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与清醒,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稳住脚跟,避免重蹈覆辙。
然而,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局势中,魏藻德心中却有着另一番思量。他深知,如果自己只是坐以待毙,什么都不做,那么一旦朝廷被李宇的叛军打败,自己的下场也必将凄惨无比。因此,他只能更加谨慎小心地去给李宇传递消息,试图在这乱世之中寻找一线生机。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魏藻德便会悄悄地来到书房,借着微弱的烛光,小心翼翼地书写着密信。他的动作轻柔而熟练,生怕发出一丝声响,引起他人的注意。密信的内容简短而含蓄,却蕴含着他对李宇的示好与引诱,试图让李宇在关键时刻能够给予朝廷一些喘息之机。
然而,魏藻德也深知,这种行为无异于与虎谋皮,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因此,他每一次传递消息都极为谨慎,选择最为可靠的心腹去执行这一任务。同时,他也时刻留意着朝廷的动向,确保自己的行动不会与崇祯皇帝的计划产生冲突。
而此时的崇祯皇帝,也确实是顾不上魏藻德了。他心中最为挂念的,是如何应对李宇的叛军。崇祯皇帝深知,现在的局势已经容不得半点疏忽与大意。他必须集中全力,稳定军心,鼓舞士气,才有可能在这场生死存亡的较量中取得胜利。
然而,崇祯皇帝也明白,要想彻底消灭李宇的叛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他目前的计划并不是要消灭李宇,而是要让李宇撤军,给朝廷争取一些喘息之机。只有这样,朝廷才能够有时间调整兵力,加强防御,为接下来的决战做好准备。
于是,崇祯皇帝开始着手制定一系列的策略与计划,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军事压力以及利益诱惑等多种方式,让李宇的叛军能够主动撤军。同时,他也加强了朝廷内部的监控与整顿,确保不会出现内忧外患并存的局面。
面对李宇势力的日益壮大,魏藻德深知硬拼并非上策,于是向崇祯皇帝提出了和谈的建议。他小心翼翼地措辞,试图说服崇祯皇帝接受这一看似妥协实则明智的选择。
“陛下,微臣斗胆进言。如今李宇势大,若我朝与之硬拼,恐难有胜算。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我朝目前既未完全掌握李宇之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