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络亲信,准备逃离京城;有的权贵则开始购买粮食和药品,以备不时之需。整个京城仿佛陷入了一种恐慌和混乱之中。
然而,在这些权贵们的逃离和准备之中,也有一些坚定的人选择了留下来。他们深知,作为大明的一份子,他们有责任和义务保卫这片土地和人民。他们愿意与朝廷共渡难关,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我们不能离开这片土地,我们要与朝廷并肩作战!”一位坚定的士人说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勇气和决心。
“对!我们不能让敌人看笑话,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大明人是有骨气的!”另一位百姓附和道,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温体仁站在崇祯皇帝面前,神色凝重地提出了迁都的建议。他深知,当前的局势异常严峻,双方即将展开决战,朝廷的胜算并不明朗。因此,他认为迁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以确保皇家的安全和未来的反抗机会。
“陛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现在双方即将决战,万一战事对朝廷不利,我们撤退到更安全的地方,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温体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他试图说服崇祯皇帝接受这个建议。
崇祯皇帝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迁都的利弊,但心中却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担心迁都会动摇民心,让朝廷的威信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他也明白,如果战事不利,迁都确实是一个保全皇家的明智之举。
“温卿,迁都之事非同小可。一旦决定迁都,必将引起朝野震动,民心不稳。再者,迁都所需的物资和人力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崇祯皇帝缓缓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
温体仁闻言,心中不禁有些失望。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劝说道:“陛下,臣明白您的担忧。但请陛下想一想,如果战事不利,我们难道要坐以待毙吗?迁都虽然会引起一些震动,但总比亡国灭种要好得多。而且,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确保迁都的顺利进行。”
崇祯皇帝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温卿,你的建议朕会慎重考虑的。但迁都之事事关重大,朕需要与其他大臣商议后再做决定。”
温体仁闻言,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崇祯皇帝并没有完全拒绝他的建议,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权衡利弊。于是,他恭敬地行了一礼,退出了大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崇祯皇帝开始与其他大臣商议迁都之事。然而,这个建议却引起了朝野的广泛争议和反对。许多人认为迁都是逃避责任、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