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们两个不用吵了。”崇祯皇帝打断了魏藻德和孙传庭的争论,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无奈。他知道,这两个忠诚的臣子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着想,但有时候过于激烈的争执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
“先按照魏藻德说的办,继续给李宇施压。”崇祯皇帝决定暂时采纳魏藻德的建议,毕竟在当前的局势下,对李宇施加压力似乎是最为稳妥的选择。他知道李宇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如果不加以制衡,很可能会对朝廷造成更大的威胁。
“如果李宇真的强势反击,到时候我们朝廷再妥协也不迟。”崇祯皇帝的这句话,既是对魏藻德和孙传庭的安抚,也是对自己内心的宽慰。他知道,政治斗争往往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灵活应变。如果李宇真的能够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和决心,那么朝廷也可以考虑与他达成某种妥协,以保全大明江山的稳定。
然而,崇祯皇帝心中也清楚,这样的妥协并非长久之计。他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来面对这个充满挑战和变数的时代。他希望,通过这次对李宇的施压,能够让他明白朝廷的决心和底线,从而避免一场可能爆发的内战。
在这个关键时刻,崇祯皇帝深知,他需要更加明智地运用手中的权力,既要坚定地维护朝廷的权威,又要灵活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政治局势。
“是,陛下。”孙传庭虽然不赞同这样对李宇,毕竟李宇实力不容小觑,很可能会反击朝廷,到时候即使朝廷能够应付下来,也会元气大伤。但是现在崇祯觉得打压李宇符合朝廷利益,那么孙传庭也就不便反驳了。
孙传庭深知李宇的实力和影响力,他明白一旦朝廷采取过激的行动,可能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然而,作为忠诚的臣子,他也理解崇祯皇帝的担忧和考虑。毕竟,维护朝廷的利益和稳定是国家的首要任务。
在面对这种困境时,孙传庭决定采取一种谨慎而明智的策略。他决定与李宇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直接冲突,同时暗中观察李宇的动向,以便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孙传庭开始积极与其他官员进行沟通,试图找到一种平衡点,既能满足崇祯皇帝的要求,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朝廷的伤害。他与其他大臣们商讨各种方案,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既能够削弱李宇势力,又不会引发大规模反抗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孙传庭也秘密派遣了一些密探,深入李宇的势力范围,收集情报并了解他的行动计划。这些密探被要求保持低调,避免引起李宇的警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