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能量晶体柱开始出现裂缝,随时可能倒塌。小分队成员们必须在晶体柱倒塌之前逃离这个危险区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在核心空间中,对能量晶体关键节点与生物能交互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突破。通过对能量球体的进一步观察和分析,探险小队发现这个球体内部存在着一些分层结构。每一层都对应着不同的维度空间,而且这些维度空间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能量交换机制。这种机制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能量网络,将各个维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能量交换机制,探险小队中的物理学家们开始构建一个全新的理论模型。这个模型融合了量子力学、相对论以及他们从能量晶体研究中所获得的新数据。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例如,如何在模型中准确地描述不同维度空间的能量属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如何解释能量球体中出现的一些违反现有物理定律的现象。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他们终于构建出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模型。根据这个模型,能量在不同维度空间之间的交换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能量桥”来实现的。这些“能量桥”是由能量晶体关键节点在生物能的激发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结构。它们具有独特的能量频率和振动模式,能够与不同维度空间的能量产生共鸣,从而实现能量的传输和交换。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模型,探险小队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能量注入实验。这次实验的目标是通过控制生物能的注入,来主动激发和控制能量“桥梁”的形成和演化。他们在核心空间周围布置了大量的能量监测设备和防护装置,以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同时,他们对生物能的注入参数进行了更加精细的计算和调整。
当实验开始时,整个核心空间被耀眼的光芒所笼罩。能量晶体的关键节点在生物能的注入下开始剧烈地振动,能量球体也迅速膨胀。随着能量的不断注入,在能量球体内部,一些明亮的光线开始出现,这些光线逐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能量“桥梁”结构。探险小队成员们紧张地观察着这些“桥梁”的变化,他们发现这些“桥梁”的形态和结构与理论模型预测的基本一致。
在能量“桥梁”形成后,探险小队开始尝试通过它们向不同维度空间传输能量。他们将一种经过特殊调制的能量信号通过“桥梁”发送到一个特定的维度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当能量信号进入维度空间后,它引发了一系列的能量反应。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