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云来镇只有一家书院,落魄秀才开的小私塾倒是有不少。
那书院原是柳家所设之族学,后来渐渐发展成了一家完全不输县学的书院。
昭通柳氏,他们南域并不陌生,乃是此域第一大族,柳家现任族长原是天元十三年的一甲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如今虽已至仕,但柳老大人的长子却仍在上京,任刑部右侍郎,正四品。
柳家祖宅在一水之隔的昭通县,柳老大人却很喜欢云水,只因此地不仅是老大人仕途开始的地方,也是他和柳老夫人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的地方。
十余年前,柳老大人携老妻和幼子一家来了云水县,并在此开办族学,教导几个孙子孙女。
后来又有不少族内子侄闻讯而来,又求学心切,柳老大人心善,便将族学改为了书院,取名明昭,并且还对外招生。
只是名额有限,一年最多招收五名学子,而且考核相当严格。
十几年了,明昭书院不断扩大,从柳家的前院搬到如今的兰巷,名师如云,人才辈出。
去年院试明昭书院考上三位秀才,比县学少三个,可明昭书院那一届也就招了五个人,县学却招了二十来人。
莫说他们云来镇了,就是云水县和隔壁昭通县,哪个读书人不想进明昭书院?
一个普通村民家的孩子又怎么能进得去?
所以车夫只是笑了笑,只当是小姑娘不懂事,胡言乱语罢了。
周老二和陈氏在短暂的错愕过后,却不这么觉得。
他们闺女就是最棒的!她说能弄到那肯定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