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王莽子进入副本到完成任务,带李白回来,花了十天。如今剩下的49天也过去了。
这天,一道纵目的金光由文优阁上方射入天空。
一道悠扬的声音之后,有诗歌声传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歌浑厚悠扬,厚而有力,给人无与伦比的慰藉。
这首诗,这是高适的【别董大】
果不其然,后面天上的光幕显现出了高适的名字。
【四大边塞诗人之一,渤海县侯,高适(7o4年-765年)】
王莽用他的枪把,戳了戳旁边还在小憩的李白。
“白哥,起来了,新的副本开启了,难道你不想下副本吗?”
李白当然想,他比谁都想,像李白这种好动的人,在同一个地方窝了将近50天,早就憋出鸟来了。
只是当他听见天上念的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什么?这好像是高适的诗,那么这个副本里的诗人就是…高三十五。”
听到是高适,李白就打算继续装睡,不打算起来了。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李白也能有些理解高适,但是他还是对于高适当初在永王兵变中没有救自己。感到一丝芥蒂和不能理解。
自那以后,他们就再没有联系,今生还要相见。
最终,在王莽的摇晃和呼喊下,眼光有些迷离的李白还是睁开眼睛坐了起来。
王莽轻轻走近,深知李白心中的纠结与挣扎。
“考,早知道当初就不顺口喊高氏,瞧把咱们的诗仙给纠结的”
李白一直认为,是高适为了功名利禄,放弃了他这个朋友。
“白哥,时候不早了,我们是否该启程了,下副本,找到,去见高适?”我轻声问道,尽量不去触及李白心中的痛处。
李白眉头紧锁,手中的太白玉壶被他紧紧攥着,仿佛那是他唯一的寄托。
“我不愿意,我不愿意去见那个背弃友谊的人。”他的声音低沉,带着无法掩饰的愤怒和失望。
“白哥,或许事情并非如你所想,高适也有他的苦衷。”王莽试图劝解,希望李白能放下心中的成见。
李白猛地站起身,情绪激动:“苦衷?他的苦衷就是官路亨通,和那王维一样!”
王莽:“没有扯到王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