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n
要不是为了一家大小的生技,他也不会隐忍到现在。
\n
“朝廷上下都是这么乌烟瘴气,长此以往必将国之不国。”
\n
徐晃再次长叹了口气,转身来到了后院。
\n
这里是他练武的地方。
\n
后院的正前方摆放着一柄大斧,这就是徐晃的兵器——蘸金斧。
\n
这柄斧子以精钢打造,重五十斤。
\n
力气小的人,拿起了都是个问题。
\n
徐晃单手拿起斧子,随意的舞了起来。
\n
一时间金光闪闪,寒气逼人。
\n
只看见一道亮芒在徐晃的身边流动。
\n
如今的世道,当官的路都被士族把持住了,寒门子弟要想出人头地要么去读书做学问,要么去学武投军。
\n
读书做学问是个长久的活,投入也非常大,一般的寒门子弟没有那个经济基础。
\n
所以大部分寒门子弟都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学武从军,一刀一枪的打出个前程。
\n
徐晃自然也不例外,他自幼习武,武艺在河东也很有名。正因为如此,才被提拔为一个缉捕的小吏。
\n
杨县治安原本很乱,自从徐晃当差以后,作奸犯科者大为减少。
\n
外地强盗听闻徐晃大名不敢进犯。
\n
徐晃也赢得了杨县民众的拥戴。
\n
忠于公事,保境安民,原本事情到了这一步,徐晃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