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硬,缺乏弹性,难以应对复杂多变之局势;又秦法重功利,或轻德教,民虽畏法,然未必皆有道德之心,长此以往,恐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长此下去,恐致一国风气浮躁,道德沦丧。”
\n
“此严刑峻法可行,皆仰仗于赏罚分明,虽重罚亦重赏。然而百年下来,已临近赏无可赏,却是处罚愈重,已有赏罚失调之患。”
\n
“赏罚者,国之利器也,用之当则国兴,用之不当则国衰。治国以信为重,若无信,其国必不立。赏罚分明,便是铸信,商君徙木立信便是如此。”
\n
“若是赏罚失调,必然国之根基动摇,引发人心惶惶,使得朝廷官员混乱,百姓民心离散,将领离心离德,士卒士气沦丧;虽有昔日之强盛表象,然实则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若不速正赏罚之弊,大秦之兴恐难长久,其王霸之业亦将危矣。”
\n
“另,大秦之军功爵制,也有隐患。诸多战役,杀戮过盛,战事当休不休,已然是反噬其身。”
\n
“自商君变法,军功爵制行之已久,早已深植秦人之骨髓;数代以来,秦之军民皆以此为奋斗之目标,进身之阶梯。举国上下,贵族百姓,欲改变命运,获取富贵,舍此军功之路,别无他途。”
\n
“长久以往,此制已成为秦国上下之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犹如战车狂野滚滚向前,惯性之强,难以骤止,众人皆以斩获首级,立功受赏为荣耀与唯一晋身之阶。”
\n
“然而大秦大势已成,打天下之法不能为治天下之法,战车若毫无目的,永不停歇的狂野滚滚向前,最终也只会是在碾碎一切敌人以后,车毁人亡。”
\n
嬴政忍不住连连点头,心中大赞,人才就是人才,这番话两千年后的人说,哪怕一千年以后的人说都没什么奇怪的,但是如今身在局中可以看得如此通透,说的如此条理清明,这就是顶尖人才啊!
\n
事后诸葛亮谁不会?难的是现在就看出隐患,这才是真正的人才。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