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取名,这就是氏的由来之一。
\n
《左传·隐公·隐公八年》: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
\n
《尚书正义·卷二·尧典》:“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谓建立有德以为公卿,因其所生之地而赐之以为其姓,令其收敛族亲,自为宗主。
\n
《尚书正义·卷六·禹贡》: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谓有德之人生此地,以此地名赐之姓以显之。
\n
同时一些国君为了赏赐臣子的功劳,也会赐姓或氏(一般也都会有封地),这是氏的另一种由来。
\n
比如商鞅就是如此,因为被封商地而被称为商鞅,尊称商君,可是人家却是叫卫鞅的。
\n
‘氏’的由来往往是要么出身高贵,要么立下大功从而高贵,往往只有贵族有氏,平民是没有的(甚至姓都没有)。
\n
氏本身就代表着荣耀和高贵。
\n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男性就以氏为姓(因为代表着父系的荣耀高贵)。
\n
以燕昭王举例:他就是姬姓,燕氏,名职;那么他对外的介绍一定是燕国,燕氏、职。
\n
同样因为是父系社会,所以女性地位降低了,是不能用氏的,只能用姓。
\n
因为女性是要嫁出去的,所以父系的荣耀跟你没关系。
\n
例如:如果是燕国王室的公主,那么她对外的介绍就是:燕国,姬姓,名谁谁,某某之女。
\n
总结下来:按照战国时的规矩,男女称呼就是男性为‘氏+名’,女性为‘姓+名’。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