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巷道的尽头是一堵五米高墙,他们从墙根处的一口窨井进入地下,继续跟随绿色箭头在宛如迷宫般的检修巷道内穿行。五分钟后,又从另一口窨井回到地面,扭头环顾四周,眼前豁然开朗。
\n
他们竟然已经进入了冰宫的内部。
\n
白典记得上个学期的艺术史选修课提到过,大流浪时期的建筑具有极其鲜明的特征:由于建筑材料匮乏和星舰内部的空间有限,绝大部分房屋并不盲目追求体量的庞大和壮观。但长达数百年的流浪却给了匠人们大把大把的时间对造物进行雕琢。因此诞生出了许多“玲珑华美的微型奇观”。
\n
埋葬阿梨沙的这座古老圣堂就是其中的代表。它的设计初稿来自于一位杰出的梦海建筑艺术大师,又经过多人严密的测算和修改,前后雕琢了整整十年。建筑主材则来自于星际流浪途中短暂停靠过的一颗小行星。这种石材通体莹白,表层微微透明,好像凝结的冰块。因此建成之后的圣堂也被称为“冰宫”。
\n
据说在大流浪时期,每个人一生至少要去一次冰宫。不仅作为宗教圣地,更是风景名胜。
\n
白典很快感受到了这种宗教与艺术的双重震撼。有那么几秒钟,他甚至回想起了遥远东极岛上,卫长庚第一次带他去看□□洞时的感觉。
\n
冰宫内部同样是晶莹剔透的,在某些角度甚至能折射出钻石般的晕光。但这并不仅仅是自然造物的神奇,更有人类数百年来精心雕琢的功绩。
\n
他们所处的位置是冰宫的西侧翼。这里有几个小的礼拜堂,以及摆放着圣人雕像的纪念走廊。
\n
彼时神圣宗教才刚兴起不久,并没有那么多丰功伟绩可供传扬,于是神官们精心挑选了几位古地球时代的名人加封为圣,并为他们量身杜撰了各种神奇的宗教故事,以证明神圣宗教的历史久远性。
\n
有趣的是,这些圣人们的故事脚本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