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眷诚,你有什么建议就说出来,在铁路方面,你是我们这里最大的行家、专家,你快说出来吧。”
\n
詹天佑道,“大帅,现在铁路轨距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甚至欧洲列强国内的铁路都不一样,据我所知,各种宽度的铁轨轨距有十三种之多,最宽的有超过两米的,最窄的只有七百多毫米。”
\n
“虽然宽轨和窄轨各有优劣,可如果轨距不统一,还是会造成许多不便,比如如果铁路建的多了,总要互相联通最终组网,如果轨距不同,就完全无法衔接连通。”
\n
“欧州列强普遍国家很小,他们虽然各国轨距不统一,可国内的轨距还是很容易做到一致的,可在咱们国内不同,各省都有修建铁路,现在就有许多不同,比如云南、广西法国人帮助修建的铁路就是窄轨。”
\n
“所以我建议,咱们国内最好能采用英国人的标准,1435毫米的轨距,也就是4英尺8英寸半的。”
\n
“另一个建议,就是推广使用詹尼之自动车钩。”
\n
对于同一国内铁路轨距标准的意义,滕毓藻是再清楚不过了,自然是大力支持。
\n
而詹尼之自动车钩,对于火车快捷运行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n
这个詹尼自动车钩,就是后世所有火车车厢上的挂车钩,只是这个挂车钩并不是詹天佑发明的,这件事甚至还在百年后,一直让众多国人以为这个车钩是詹天佑发明出来的。
\n
原来,早在1860年时,一个叫做米勒的美国人就发明了垂直式的平面火车车钩,但这种车钩依然存在种种问题,这引起了另一个美国人詹内的关注。
\n
1868年,詹内改进了米勒车钩的构型,制造出一种新式的自动车钩,还申请了发明专利。
\n
1873年,詹内继续对新式自动车钩加以改进,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