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李玉林苦笑着说,“如果就这些还好了,刚刚听说咱们部队要开拔,我又听到有人在串联,说不知咱们要开拔到哪里,他们要找机会脱离部队,加入义和团,先杀光城里的洋鬼子和二鬼子,抢些好东西,然后再跟着义和团去杀城外的洋鬼子。”
\n
李玉林忧心忡忡地看向脸色阴沉的怕人的滕毓藻,继续说道,“串联的那些人,都在左哨和后哨,前哨、右哨管得严,几个试图传过去串联的士兵,都被那两个哨长打走了,所以他们那里现在还都安静。”
\n
这个营中的排长以上军官,都是滕毓藻以前在北洋武备学堂中教过的学生,对于这些人的学识秉性,滕毓藻都很清楚。
\n
前哨和右哨的刘玉枳、李显策两个哨长,都是淮北人,和滕毓藻还是同乡。
\n
这两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一同回到安徽军中,只是安徽巡抚王之春根本无意发展新军,两人所学毫无用武之地,在军中还被四处排挤,滕毓藻回乡探亲得知二人情况后,在遍练新军时,就把这二人找来军中,分任哨长职务,两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治军极为严格。
\n
这两人不仅是滕毓藻的学生,还因为是滕毓藻的同乡,以及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是滕毓藻帮了他们的缘故,这两人在营中统军训练都极为卖力,是滕毓藻的绝对心腹。
\n
半月前,在有团民刚刚煽动营中士兵时,右哨的李显策就想将他哨中,一个对于义和团煽动极为活跃的士兵重刑杖毙。
\n
虽经滕毓藻劝阻,最后还是被重则三十军棍,打得那个士兵奄奄一息,还是迫于刘玉枳、李显策二人苦劝,把那个士兵扔到军营外。
\n
事后,刘玉枳、李显策这两人,还多次私下里劝过滕毓藻,治军不可过于宽泛,必须施严法以立军威,只是这个滕毓藻的前身未往心里去。
\n
滕毓藻猜测,这个前身在庚子事变后,就没了踪迹,要么是他在救裕禄时身亡,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