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车间、整齐排列的机械设备、忙碌有序的工人,都展现出企业的蓬勃生机与强大实力。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产品研发、生产流程、市场销售等情况,齐永林不时提出问题,与负责人深入交流,对工业化又有了新的认识。
随后,他们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全省第一条高速公路的修建现场。这条高速公路由交通部直属的公路建设队伍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大型压路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将路面压得平整坚实;推土机来回穿梭,将土方推到指定位置;翻斗式卡车满载着砂石、水泥,在工地现场的临时道路上疾驰。齐永林一行三人戴着安全帽,走上工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感慨道:“省里做出大办交通的重大决策,极具战略性眼光啊。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这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极大地缩短东海市与省城以及周边地区的时空距离啊。”
周朝政介绍道:“这条高速公路可是全省第一条,全线划分了多个标段。每个标段都由交通部中交工程局建设,由世界开发银行提供贷款,欧洲的监理公司现场监理,中外合作建设,采用了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周朝政继续说:“毫不夸张地讲,咱们东原率先掀起交通革命,只是机械化程度低些。虽说起步早,但路网总规模和东海市没法比,尤其是高速公路的修建,东海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齐永林面色忧虑,接着说道:“发展靠的是区位和资源,政府前期能做的有限。从西方城市建设的经验来看,东海市以及沿海城市,凭借先天优势,都将迎来大发展。可发展是渐进的,不可能遍地开花,东西部差距会越来越大。我担心,咱们东原在缺乏资源和区位优势的情况下,会被其他地区迅速超越。东原的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还是要懂经济的人来带队伍啊。”
周朝政道:“永林市长啊,下一步东原马上也要通铁路了,未来再修通高速公路,交通短板就能彻底扭转。只要交通条件改善了,就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带动产业发展。而且,我们东原也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和资源。”
齐永林摇了摇头,说:“沿海发展是大势所趋,中央对此有准确判断。你看1984年国家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加上4个经济特区,这些城市如今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标杆。政策都倾向沿海,就是利用其区位优势。东原要走的路还很长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