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县里说话,也没有什么权威性,很多工作都难以顺利开展。
曾经,李泰峰也以为,自己和周鸿基是有关系的。这个关系,那就是亲密的战友关系,他们曾并肩作战,一起树立了一面改革发展的大旗。那些在盐碱地里冻得手脚生疮的记忆是那么深刻而又真实,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而又纯洁的情谊。然而,如今看来这样的关系,似乎是经不起考验。
李泰峰沉默不言,车内的气氛愈发凝重。就在这时,收音机里传来播音员字正腔圆的新闻播报:“中共优秀党员,中国保尔吴运铎同志逝世,享年74岁。吴运铎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1938年参加新四军,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鼓舞着一代代青年人……”那熟悉的声音在狭小的车厢内回荡,仿佛将时光带回了过去。
李泰峰感慨一句,声音中带着一丝怅惘:“吴先生也去世了呀。他的书我以前读过很多遍,还记得当时啊,应该是83年的时候,我和鸿基同志啊,就在这个黄河滩区的窝棚里,一起读他的自传。晚上的时候,还组织参加突击队的干部召开读书交流会。后来在地委党校,鸿基书记专程又给我们分享了《把一切献给党》,每个人都写了决心书。现在有些同志,嘴上喊着‘为四化奋斗’,心里算的是‘官帽账’啊。朝阳同志啊,一个时代随着一个人的去世,就将彻底的落幕呀。”他的眼神望向远方,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年代,看到了自己和同志们在艰苦环境中奋斗的身影。
我马上接过话茬,神情激动地说道:“泰峰书记,我在部队也读过《把一切献给党》啊,吴运铎老前辈是军事专家呀。他主持研究过无后座地炮,高射炮,迫击炮,都取到了很大的成果。我们当时在军事学习的时候就学过,吴运铎先生是为国防现代化的改善和我军装备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嘛。这吴老先生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着作还是影响着一代一代的青年人嘛。”
李泰峰笑着摆了摆手,笑容中却带着一丝无奈:“朝阳同志啊,时代已经变了,环境也变了。人民的精神也已经变了。不乐观的估计可能再过上十年,二十年大家都已经不会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很多人恐怕也不会再读《把一切献给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完话之后,李泰峰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与失落。今天李学武同他的谈话,对他的心理触动太大了。曾经的泰峰书记认为,自己一路能够走到县委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