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军官俱乐部不是正式场合,它甚至是个喝酒吹牛的地方,说的话通常不能当真。
\n
然而,提出这理论的是夏尔。
\n
于是第二天,“攻大于防”的理论就在报纸上登了出来。
\n
此外,加利埃尼第一时间把它编进了所有军校的教材里,与夏尔之前的理论一起。
\n
“您的意思是,这符合‘攻大于防’?”参谋半信半疑:“可是,夏尔的部队是在敌人内部穿插,他没有多少时间寻找德军防线的漏洞……”
\n
“你这个笨蛋!”贝当打断了参谋的话:“‘攻大于防’理论的核心,是敌人不知道该防哪一点,因此需要处处设防结果什么也防不住,夏尔的穿插当然符合。”
\n
参谋“哦”一声明白了。
\n
他对“攻大于防”的理解,更多是“攻方”有充足的时间在敌人漫长防线上寻找漏洞。
\n
贝当心下一叹,保持防御态势的一个弱点,就是部下的军官大多处在舒适区中不愿走出去。
\n
防御的战术太简单了,它甚至已经变成构筑工事的艺术而不是打仗,许多人以为只要工事足够好就一定能获得胜利。
\n
(马奇诺防线在朝这些军官招手,二战时法国的军事理论转为片面的“绝对防御”,与贝当的成功有很大关系。)
\n
所以,他们才无法真正理解夏尔的战术,尽管他们有实战经验。
\n
随后贝当就不与参谋讨论了,他认为跟这些傻瓜说了也不会明白。
\n
贝当着急的是,他与德国人一样,不知道夏尔穿插的目标是哪里。
\n
勒泰勒?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