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高祖界。
汉高祖刘邦:“这后世之人,是真的对历史如此感兴趣?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叫‘考古’的部门。”
“关于大秦的暴政,在后世人,是不是也不会只听信,单方面的史料书籍上的记载内容?”
“对,一定是这样的,否则后世人,为何会如此的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点评争论。”
“毕竟人死之后,都会给自己立下墓志铭等。”
“官府再大,也大不过天下,同样也管不了人死之后的殉葬物品是什么。”
“这样看来,关于大秦史料书籍等内容,就是这样被一直保留下去的。”
“这天道是在告诫吾等,应该建立一个类似或都就是‘考古’的部门,将所有对收录的史料书籍都保存下去吗?”
“万一,这一世里的后世,又出现一个像大清那样的王朝,将一些史料书籍都给烧毁或删改之后,不就全完了?”
......
大汉武帝界。
汉武帝刘彻:“考古?这是在寻根溯源的简短的说法吗?”
“难怪后世人,会对帝皇将相之事,如此的了解了。”
“还有,那这后世的大清王朝,敢如此的烧毁与删改,史料书籍,难道他们不知道,‘崔杼弑其君’的历史典故吗?”
“还是说,到了大清王朝的时代,后世的史官,已经没有了史官该有的气节了?”
随后,汉武帝刘彻冷言道:“朕,怎么觉得,这后世大清所做的事情,似乎都是想要颠覆华夏的传承与气节之事?”
......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缓缓道:“看来,历史事迹与真相,真的是无法被掩盖和抹去的。”
“果然是,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咱的大明修撰蒙元的《元史》也才花了两年时间,这后世的大清王朝,他修撰咱大明的史书,花了多少时间?以销毁与删改了那些内容?”
......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这天道盘点的出现,算是把朕的一块心病给治好了。”
“一开始,朕还想给这一世的大明皇帝,留下女真人一脉,好让其能对大明的皇帝,时刻保持在警醒的态度中的。”
“看来,咱还是把事情想的太过于简单了。”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