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上,以年事已高,无力继续担任辽东总兵之职的辞官奏书。】
【此时蓟辽总督蹇达眼见事态失控,暗中联合李成梁的三子李如桢,向朝廷密奏“高淮已成辽东乱源,若不速撤,恐边防有变”。】
【同时将高淮私吞军饷,勾结女真商人的证据呈递一同呈上。】
【面对辽东烽火与朝臣施压,明神宗朱翊均终于还是妥协了。】
【万历三十六年(1608)九月,明神宗朱翊均下诏“高淮即刻回京听勘,所征税银账目移交户部核查”。】
【同时下令让熊廷弼担任辽东巡按御史,蓟州总兵杜松,接任辽东总兵一职,并让其赶快稳定辽东的局势。】
【辽东地区,乃是大明的九大边防重镇,连辽东这样的地区,都被矿税太监引发了动乱之后。】
【大明朝廷中的官员,像是找了最合适打压与弹劾矿税太监的理由。】
【于是,由东林党的党魁叶向高率领满朝官员联名上疏为,要求将大明各地的矿税太监废除。】
......
【这一次,由辽东矿税太监高淮,而引起的辽东暴动,最终转变成为了一次大明朝廷之中的权力争斗。】
【是明神宗朱翊钧依靠那些矿税太监,维护他的大明皇权,与大明朝廷文官百官之间的争斗。】
【然而,明神宗朱翊钧并没有打算就此妥协。】
【但是,辽东其它各处也在发生兵变的消息不断传来。】
【同时,蒙古人有异动的加急军报,也在这个时候不断的传来。】
【各种情况在向明神宗朱翊钧,警告着辽东边疆不稳,局势危急的信号。】
【很快,在苏州,杭州等地,又传来爆发了小规模民怨暴动。】
【随后,叶向高与东林党的官员,率先向明神宗朱翊钧,提交了集体请辞的奏疏。】
【很快,朝廷朝其它党派的大臣,也一同呈上集体请辞的奏疏,内阁的阁老们更是堵在宫门长跪不起。】
【最终,明神宗朱翊钧在巨大压力下,只能无奈的松口,下诏召回了半数激起民愤的矿税太监,并宣布减免受灾严重地区的矿税。】
【不过,明神宗朱翊钧仍固执地保留了核心矿区的征税权。】
【同时,将部分税银划归工部,户部管理,企图在安抚民心的同时,还能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虽然,明神宗朱翊钧的这道旨意,虽未彻底废除矿税制度,却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