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在这个自行车都还是凭票供应的年代,意味着什么,他这个当厂长的,比谁都清楚!这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这可能是一个全新的产业!
黄智超听到李怀德这几乎是带着某种期望和急迫的问话,心里早有准备。他就知道,只要这东西问世,以李怀德的眼光,绝对不会放过这样子的机会。
“李厂长,”黄智超斟酌了一下,“要说完全把它造出来,甚至量产……理论上,路子是对的。咱们厂有设备,有像王师傅、李师傅这样手艺顶尖的技术工人。关键在于几个核心部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比如电机和电瓶,需要专门设计和制造,还有就是……成本控制。”
“技术问题?”李怀德不等他说完,猛地一挥手,斩钉截铁,“技术问题就去攻克!成本问题先放一边!只要东西能造出来,还怕没销路?还怕收不回成本?”
他环视了一圈周围越聚越多、伸长脖子看热闹的工人,觉得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一把抓住黄智超的胳膊:“走!智超,还有王师傅,李师傅,你们仨,跟我到办公室去!这事儿,天大的事!得马上定下来!”
那架势,几乎是半拖半拽,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急迫。
黄智超、王敬山、李学斌对视一眼。他们赶紧跟上李怀德快如疾风的脚步,留下一地还在啧啧称奇、议论纷纷的工人们。
进了略显陈旧但整洁威严的厂长办公室,李怀德反手“砰”地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喧嚣。他没有坐回自己的大板椅,而是在铺着地毯的办公室中间焦躁地来回踱步,地板被他踩得咚咚作响。
“智超啊,”李怀德猛地停下脚步,目光炯炯地看着黄智超,“你刚才说的那些技术难题,我懂!电机、电瓶、传动……这些是拦路虎,但不是跨不过去的火焰山!你想过没有,一旦咱们把这些难题解决了,把这‘电驴子’,不,不能叫电驴子,得有个响亮的名字!一旦咱们把它造出来了,那意味着什么?”
他伸出手指,几乎戳到黄智超的鼻子前,又猛地指向窗外广阔的厂区:“咱们厂上万工人!多少人住得远?每天骑车累不累?有了这东西,是不是解决了大问题?厂区内部的物资转运,现在靠人力推车,效率低,还累人,用这个改装一下,是不是也能提高效率?”
“这还只是厂内!”李怀德的声音不自觉地拔高,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往大了说,这东西要是能量产,推向市场……你想想,现在自行车都是凭票供应的稀罕物,咱们这个不用脚蹬就能跑的‘电动自行车’,一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