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一道又一道的军报,此时正随着各部斥候陆续回返和重新派遣,从军队前行的整个宽大正面不断收拢,如同潮水也似。
\n
当然潮水不至于直接涌到郭宁面前,自有几个承担军情汇总的机构不断将之记录在册。在简单的梳理之后,几乎每半个时辰向郭宁书面禀报一次。
\n
其实大部分的情报并没有实际作用。两方的斥候数量都极多,分布也极广,他们为了打探军情,扫荡战场迷雾而出动,却又在事实上形成了更浓密的迷雾,或者遍烧的野火,阻断一切。
\n
所以绝大多数人禀报回来的敌情,无非就是自己在哪里遇见了敌人的斥候,或者厮杀,或者逐退,或者己方吃了亏,死了人。
\n
随着军队渐渐深入草原区域,两方斥候都开始不断死伤。光是昨天一天之内,就有七十余名哨骑战死或重伤,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郭宁见到过或者记得名字的,是军队里前途无量的新秀。
\n
战场就是如此无情,所以郭宁在行军的时候,依然不辞辛苦地仔细翻阅这些情报,以求不辜负将士们的付出。
\n
在他的脑海里,每一个与敌接触的地点密密麻麻地出现在地图上,他觉得,单一个情报或许缺乏价值,但许许多多的情报聚集起来,或许就能给自己带来些好运气,揭示出蒙古军即将出现的方向,或者揭示点别的。
\n
不过直到片刻之前,这些情报并没有给郭宁带来什么惊喜。
\n
兵法上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
\n
此时的郭宁,对这句话真是心有戚戚。因为他的庙算,实实在在地包含了对自家军事和经济实力的了解,这种了解带给郭宁足够的信心,使他非常确信,蒙古人绝不可能击败他用心纠合的强大军队。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