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多时,一位身形瘦削的大臣走出宣室殿。
\n
看见在外候着的刘据时,对方抬了抬眉,拱手一揖,并未交谈,见礼后径自离去。
\n
刘据也不以为意,迈步入殿。
\n
“见过父皇,儿臣…”
\n
他今日来此,是想出宫找霍去病,可拘礼请求的话才说一半,抬眼,便对上一双淡漠、冰冷的眸子!
\n
这一瞬。
\n
刘据心跳都漏了半拍,一时语塞。
\n
御案后的那位中年人,察觉到气氛不对,也意识到来者是谁,当即调整了与臣子问对时的神态,脸色温和许多。
\n
“来。”
\n
刘彻拍了拍身旁,示意上前来坐,“你已经是储君,日后当有储君的样子,父皇今天就先教你一事。”
\n
老爹情绪明显不对头,估摸着,跟之前谈论的谋反案有关,刘据识趣地规规矩矩坐在龙榻旁。
\n
做认真倾听状。
\n
皇帝举目眺望殿外,顿了顿,方才道:“记着,为君者,第一件事,便是喜怒不形于色。”
\n
“臣子可以语塞,但君,永远不行,即使错了,也要说到底!”
\n
“可记着了?”
\n
当儿子的没法去深究这话教给一个少年郎,是不是太早熟了点,唯有应道:
\n
“是,儿臣谨记。”
\n
“恩,来了就在旁看看朕处理奏疏,有利无害。”刘彻拿起案头一卷竹简,沉下脸来,自顾自埋首案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