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是咱们不愿意捐献,现在公立博物馆里的东西真品可不多。”赵老师隐晦的提了一下之前国内大批赝品涌入市场的事,有一些内部消息并没传出去。
一些工作人员借着职务之便,趁着地方级藏馆与其他收藏单位出借、交换的机会做了手脚。审查出来后,一下子进去了好几个人,得亏发现的早,损失情况并不严重。
且国内的关口对于古玩出境一向查的严,所以被追踪到一部分......
当然这结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美化过,相比起来在安保这方面,地方性的藏馆确实不如私人博物馆有保障。
毕竟那是自己的东西,和公家的可不一样。
一旦有损失亏得都是自己的钱,不可能让手底下人有漏洞可钻。
现在看这个情况,那些制假团伙的人没被抓到,现在大概转到境外了,其实这才是聪明的。
国内才多少藏品呐,哪有外面的市场广,上亿件藏品摆在众博物馆里向他们招手,只要弄出来就不愁没销售渠道,国内的收藏家们听到信儿立马会出高价买回去。
“以新换旧”也好,以假乱真寻找大方的外国买主也好,总归比国内的“生意”要好做的多。
对此情况,大概是很多人喜闻乐见的。这个话题也不怎么好深入多说,很快就转移到了拍卖会上。
讨论好后续安排后,韩老师几人开始筹钱、联系主办方领号码牌。
时萋也没闲着,季老板的钱不是白白拿的,她还得把填好的表格交上去。
最初预展结束后,她跟上韩老师几人的主要目的就是这个。
填表倒是容易,但一个人干巴巴的填完别人也看不出什么。
正好金助理知道了她和韩老师的关系。
她只需要带着表格跟韩老师他们一块坐一会儿,到时候就说与几人讨论过的结果。
不是说根据表现情况发佣金的嘛!
有了众多教授级别人物“从旁辅助”的加成,她的表格一下子份量就重了,还愁没有奖金加成?
韩老师瞥了眼她填写的满满登登的表,眼角直抽搐。
季老板的委托确实难接,无论哪一次,都少不了会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情况......
之前还有点羡慕学生拿钱容易。
现在想一想他这么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人,戴上老花眼镜伏在桌案一笔一划写表格、卷子然后规规矩矩的上交就觉尴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